莘莘学子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莘莘学子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理论筑基・心理团辅”专题学习

日期:2025年05月26日 14:52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点击率:

在“5・25”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来临之际,为深入推进学院“心理+”育人项目落细落实,提升研究生心理健康素养,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辅导分中心于5月22日在科学城校区致远楼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系列活动——“理论筑基・心理团辅”专题学习。活动作为学院“心理+”育人特色项目的重要载体,由学院心理教研室任保鹏老师担任主讲,2023级、2024级30余名研究生参与活动,共同解锁心理健康的理论密码与实践路径。

任保鹏老师首先纠正了对心理问题的常见误区,强调“有心理问题是常态”,心理咨询面向“正常人”,鼓励学生以理性态度看待情绪困扰,避免过度解读或回避问题。他从生物学、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三个维度系统分析心理问题成因,指出当代研究生的焦虑与迷茫往往源于多重因素交织,尤其需警惕“奶头乐理论”中娱乐化信息对思考能力的消解。

“认识自己是心理健康的基石。”任保鹏老师以“我是谁”为切入点,阐释了自我意识的定义与内涵,强调“做自我”的重要性。他指出,学生问题的根源常在于自我认知模糊,建议通过反思“身份定位-核心目标-当下状态-改变路径”四维度,引导同学们构建结构化自我认同体系,避免盲目从众或陷入价值困惑。

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围绕问卷结果积极分享感悟。对于“用三个词表达成为研究生后的感受”这一问题,“忙碌”“焦虑”“迷茫”高频出现。同学们分享道,进入研究生阶段,课程与科研任务繁重,时常陷入迷茫无措;也有同学提及“充实”“快乐”等积极感受。互动环节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倾诉心声的平台,更促进了彼此间经验的交流与共享。大家在思想碰撞中相互启发,不仅为个体提供情绪疏解渠道,更为学院后续开展精准心理服务采集了第一手需求数据。

本次心理团辅专题学习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任保鹏老师以专业的理论素养、生动的案例解析和亲切的互动交流,为在场同学送上了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实践温度的心理成长盛宴。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次活动不仅对心理健康的底层逻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更掌握了应对压力、管理情绪和优化人际关系的实用方法,未来将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与生活。

分享:

编辑:刘玉峰

审核人: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