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专业教育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2025年11月21日,重庆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2025级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本科新生赴全球安防行业领军企业——海康威视重庆科技园开展专业认知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感知智能技术前沿,塑造成才报国理想”为主题,通过沉浸式产业实践,帮助新生在入学初期建立专业认知、激发创新动力。本次活动由赵毅副院长组织,系副主任胡期玉、教师张蕙琦带队参加。
活动伊始,海康威视企业代表以“智能感知技术的演进与未来”为题,向同学们系统介绍了企业从视频监控产品提供商到智能物联解决方案引领者的战略转型历程。在热门产品展区,涵盖红外热成像、AI视觉传感、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创新产品,生动展现了智能材料在传感器封装、结构轻量化、电磁兼容等关键环节的核心作用,使同学们对“智能材料如何赋能高端装备”形成了直观认知。

随后,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同学们有序参观了智能化生产车间。精密贴装、自动光学检测、柔性装配等高度自动化的制造流程,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到智能制造对材料性能与结构可靠性的严苛要求。生产线上一系列基于智能材料的创新应用——如用于精密减震的阻尼合金、提升散热效率的导热界面材料、实现电磁屏蔽的功能涂层等,将《智能材料导论》中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深化了同学们对专业内涵的理解。

此次活动是我院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贯彻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通过将《智能材料导论》课程搬到产业一线,实现了“三个融合”:专业教育与产业前沿融合,帮助新生在真实场景中理解智能材料先进技术;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融合,在感知国家科技成就中坚定“强国有我”信念;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融合,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让大一学生走进龙头企业,亲身体验智能制造场景,密切关注现代制造技术发展,早早种下“材料改变世界”的种子。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培养的不仅仅是工程师,更是能驾驭“材料-结构-智能”跨学科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未来科技人才。

此次海康威视之行是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构建“认知-实践-创新”阶梯式培养体系的首环。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参观,不仅拓宽了专业视野,更深刻体会到智能材料技术在推动产业升级中的核心价值,坚定了扎根专业学习、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决心。未来,专业将持续深化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打造更多元化的产教融合平台,为培养具备“大国工匠精神”与“科技报国信念”的卓越工程师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