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青年学子砥砺奋进,11月8日,科学城学院组织少数民族预科班学子前往重庆三峡博物馆、人民大礼堂及周公馆,开展了系列主题研学实践活动。同学们在参观中探索历史脉络,在感悟中凝聚青春力量。
在三峡博物馆,文物、影像串联起立体鲜活的历史图景,展示了巴渝文化的千年积淀。展区内复原的简陋防空洞与泛黄的历史文献,传达出先辈们在危难中坚守的民族气节。维吾尔族学生坚乃提古丽说:“每一件展品都是鲜活的历史印记,既让大家深刻体悟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凝聚起跨越民族、代代相传的共同记忆。”

在人民大礼堂,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其建设历程、在重庆政治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等信息,沉浸式感受了建筑的厚重底蕴。蒙古族同学吴莹歌说:“步入其中,让我深刻体悟到了青年个人的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结,要加坚定了与祖国同心同向、共赴复兴的信念,要争取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做出贡献。”
在红岩村周公馆,简朴的办公桌椅、泛黄的手稿文件与整洁的卧室陈设,静静展示着周恩来同志在渝开展革命工作的珍贵印记。讲解员带领同学们回顾了他在此坚持抗战、推动统战工作、谋求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峥嵘岁月。大家认真聆听、随手记录感悟。哈萨克族学生阿尔娜说:“老一辈革命家在艰苦环境中坚守信仰,为祖国开辟了崭新发展道路,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要赓续好红色血脉,砥砺奋斗。”
科学城学院副院长王鹤表示,希望少数民族预科班的同学们将研学所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奋进姿态深耕预科学业、锤炼过硬本领;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扛起民族复兴重任,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同心筑梦、共赴征程的青春华章。
据介绍,此次研学实践活动,以沉浸式历史体验与红色精神传承为核心,将文明根脉、制度优势与信仰力量的感悟深度融合,让同学们在共同追寻中深化联结、凝聚共识。活动不仅推动了红色血脉赓续相传,更强化了跨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凝聚力,为学子们注入了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