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与课程建设水平,9月26日上午,艺术设计学院在南岸校区智慧教育中心成功举办了第16期青年教师学术创新沙龙暨2025年秋季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主题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创新经验分享”,校督导组专家张周易教授,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活动由学院党委书记朱静主持。
何顺平老师以“校企智汇双师元宇宙创学坊”为例进行分享,该课程通过课程联合企业资源,确立数智化培养目标、成立实践教学基地,构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打造项目式学习中枢,实现教学范式转移,推动教学从 “教” 到 “探” 转变,提升学生知识留存、强化学科关联、降低教学成本。建成国内首个跨学科校企合作元宇宙课堂,将思政要素融入课堂并推广,同时学生通过课程提升AIGC 技能,获得技能证书与竞赛奖项,增强就业竞争力。
李婉姗老师以《家居用品设计》为例进行分享,该课程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将真实项目引入课堂,实行“课堂导师+企业导师”双轨并行。企业导师负责市场数据、成本阈值与供应链可行性,课堂导师聚焦设计方法论与美学评判,双方共评、共研、共决策。课程以“AI智能设计”为新培养目标,打造“课堂即研发、作业即产品、毕业即转化”的产教融合示范课程。
刘第秋老师以《数字媒体综合设计》课程为例,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数字媒体创作中的应用。分享内容不仅涵盖了2022—2024年数字媒体综合设计的教学内容、方案、目标和成果,还介绍了国内外主流AIGC创作媒介,包括GitHub、HuggingFace、ChatGPT、Grok、Gemini、Midjourney、可灵、即梦等。从图像识别、语音合成到智能剪辑等方面,刘老师为学生展示了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数字媒体的设计流程和表现形式,探讨了AI对设计行业与教学的冲击,以及AIGC对数字媒体设计工作流的重塑和AIGC生态的变化与迭代。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技术视野,也培养了他们运用新技术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
最后,朱静书记总结讲话。她充分肯定了本次教研活动的意义和成效,对各位分享教师的积极探索和全体教师的热情参与表示感谢。朱静书记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拥抱技术变革、推动教学创新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她希望全院教师主动拥抱AI等新技术,结合课程大胆探索AI赋能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将其有效融入教学全过程,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艺术设计学院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人工智能教学应用经验的平台,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教学创新能力,也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明确了新学期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方向,为新学期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推动了学院“人工智能+设计教育”融合创新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