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1日至13日,由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工程分会联合山东公路学会、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单位主办的“跨海通途·科创未来——韧性、智慧、低碳与数字化转型”学术会议在山东青岛成功举办。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特聘教授蒋树屏大师、院长张学富教授率隧道系梁波、林志、黄锋、杨红运等教师及研究生团队共15人参加会议。本次会议吸引了全国400余家企事业单位、800余名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参会,围绕跨海隧道智能建造、地下工程韧性提升、低碳材料研发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在学术会议环节,梁波教授、黄锋教授主持了分会论坛,并做了题为《高地温隧道工程热害机理与控制技术》的学术报告,该研究系统揭示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热害形成机制,提出了创新性控制技术体系,为解决川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中的高温隧道难题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充分体现了重庆交通大学在隧道工程领域的深厚积淀。
大会同期召开了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工程分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招商交科杯”全国大学生隧道与地下空间设计创新大赛组委会成立会议、《中国公路学报》隧道工程编委会会议。张学富院长、梁波教授、林志教授参加了理事会会议并作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行业面临的技术瓶颈和发展路径。“招商交科杯”全国大学生隧道与地下空间设计创新大赛组委会成立会议标志着我国隧道工程教育迈入新阶段。黄锋教授详细回顾了大赛从2018年初步构想到最终落地的七年历程。特别提到,重庆交通大学作为最早提出这一构想的单位,始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理念,并涌现了大量创新方案,有效促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已成为培养行业拔尖创新人才、推动技术创新和引领学科发展的重要平台,为我国从“隧道大国”迈向“隧道强国”持续输送青春力量。重庆交通大学专家团队通过主导行业标准制定、革新“学科-行业-区域”协同育人模式,深度参与隧道工程全产业链创新。其研究成果从学术前沿探索到产业化应用实现全方位覆盖,持续为中国隧道工程发展注入核心驱动力,对行业技术升级产生深远影响。
据悉,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工程分会是中国公路学会下属的专业机构,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致力于推动我国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学术交流,组织行业标准制定、技术咨询和成果鉴定。分会汇聚国内顶尖专家,搭建产学研平台,为我国隧道工程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