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5日至8日,第二届低空经济气象前沿科技研讨会在合肥成功召开。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副司长王建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张朝林,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矫梅燕,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中央气象台副台长张恒德,安徽省气象局局长胡雯等领导专家出席。来自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各省气象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的4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谋低空经济气象技术创新发展,携手擘画行业新未来。
随着低空经济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无人机物流、巡检、应急救援等新业态迅猛发展,低空气象监测与短临预测预报等关键技术研究已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气象部门的领导和技术骨干,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山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聚焦低空气象监测网络一体化构建、低空航危气象监测、数据融合与智能预测预报等,分享了各自在低空气象领域的研究成果与思考。
圆桌论坛环节,重庆交通大学智慧城市学院副院长唐菲菲在圆桌论坛二--“低空经济气象前沿科技”受邀分享了在无人机大规模应用的当下,西南地区山地城市防灾减灾与重大基础设施安全对于低空气象短临预测预报技术的核心需求与关键挑战。
在研讨会分论坛,智慧城市学院副院长唐菲菲和青年教师张桓分别作了口头汇报。副院长唐菲菲作了题为《气象扰动环境下小型旋翼无人机的风扰抑制控制算法研究》的口头报告,介绍了不同风速方向及各种组合风扰对于无人机位姿稳定性和巡检数据采集质量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模糊控制算法提升小型多旋翼无人机在风扰环境下的稳定性;张桓老师作了题为《北斗/GNSS多源观测数据与物理信息联合驱动的低空气象参量预报技术研究》,介绍了多源异构观测数据自适应融合方案,分享了大气动力学方程等物理机制约束下人工智能算法在对流层气象参量预报精度以及分辨率提升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次研讨会加强了科研成果的交流分享,为低空气象赋能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开放包容的科技交流平台,推动了低空气象前沿科技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