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日至19日,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圆满举办。与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港澳台地区的35支少年组代表队,22支全国学会推荐的青年组代表队,以及18支国际代表队的近700名青少年代表汇聚一堂。
作为国内青少年科技教育领域的重要品牌活动,本届大赛在赛制、参与方式等方面实现全面革新。今年首次引入青年大学生群体参赛,在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主任赵藤的带领下,重交学子在此次大赛中展现了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扎实功底与探索精神。
本届大赛最受关注的革新在于“去作品化”——不再对赛前准备的创新作品进行评价,也不设置奖项,转而通过“个人挑战+团队挑战”的现场任务,采用得分排名的方式考察选手的知识应用、动手实践、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
个人挑战环节围绕数理化基础科学、生命健康、生态环境、制造科技等国家科技战略领域的“真问题”设计,采用“揭榜挂帅”模式,选手需在1.5小时内完成从问题分析到方案设计的全流程任务。以考察选手的知识应用、动手实践、创新思维。
团队挑战环节通过随机匹配机制,组成五人协作小组。在这场历时9小时的比拼中,重交学子充分发挥各自学科特长优势,与其他高校学子明确分工、默契配合,高效完成了电解质电池制作、升压模块制作、蓝牙模块制作、以及小车主体设计、各模块安装的任务。整个过程不仅充分展现了重庆交通大学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协作意识,更凸显出重交学子在理论设计与动手实践方面的过硬能力。
与以往赛事有所区别,本次比赛首次规定选手需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系统构思、模型制作、实验操作,并撰写实验报告。旨在全面考察选手的综合能力,使得赛事难度显著提升,也增添些许趣味。
姓名 |
最高2项挑战任务成绩-1 |
最高2项挑战任务成绩-2 |
团队挑战活动成绩 |
苏镜沣 |
75.5 |
69.5 |
73.39 |
李柏林 |
67 |
66 |
64.64 |
欧滨豪 |
75.5 |
73.5 |
75.17 |
除核心挑战环节外,大赛同步举办“青少年成长支持计划”双选会、科技体验、走进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草种业中心,观察工业4.0生产线与生态修复技术等活动,为选手搭建从校园到社会的科创支持桥梁。40家高科技企业、基金会在内蒙古工业大学体育场举办“双选会”,重庆交大学子携个人成果,与从事海洋工程、环保设备研发的企业代表深入交流,充分展现了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在海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领域的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