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学院动态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新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第七届重庆市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日期:2025年07月23日 18:05 来源:新华网 重庆日报 华龙网 点击率:

新华网: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重庆市分区赛启幕 39支队伍齐聚重庆交通大学开启造“船”之旅

7月17日,2025年第七届重庆市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暨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重庆市分区赛开幕式在重庆交通大学举行。本次大赛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旨在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工程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全市10所高校39支队伍齐聚一堂,以《乌篷船模型结构设计与制作》为题开启造“船”之旅。

2025年第七届重庆市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暨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重庆市分区赛开幕式在重庆交通大学举行。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副处长哈宁武讲话。

“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不仅是对高校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集中检阅,更是广大青年学子激发创新思维、锤炼实践能力、培养团队精神、磨砺意志品质的重要平台。”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副处长哈宁武表示,本次竞赛同时承担着为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选拔重庆优秀队伍的重任,意义尤为重大。

他期望,学子们在结构设计中突破常规思维,大胆尝试新材料、新工艺,探索新颖的结构形式和优化方案;在模型制作中彰显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要以协作为基,凝聚团队力量,在思想碰撞中激发灵感,形成“1+1>2”的效应,共同攻克技术难关;要以规则为纲,服从裁判,尊重对手,在公平竞争中相互促进。

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郑丹致辞。

作为本次大赛的承办单位,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郑丹表示,重庆交通大学是一所拥有深厚交通土建学科背景的高校,始终秉承“明德行远、交通天下”校训,致力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聚焦此次赛事承办,学校力求在竞赛组织、场地保障、设备调试等方面做到周密部署、精益求精,努力为全体参赛师生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赛环境,提供专业、高效、温馨的赛事服务。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委员会委员刘猛致辞。

开幕式现场,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委员会委员刘猛致辞。他鼓励同学们享受过程、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团队协作、尊重规则、赛出水平,并预祝同学们收获知识、友谊与成长。他认为,当前知识交叉与产业迭代加快,聚焦人才培养,一是要夯实学科根基,掌握底层逻辑、知识以应对不确定性;二是注重能力培养,强调理论知识必须通过实践应用才能转化为能力,而学科竞赛正是促进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优质载体。

随后,参赛队员代表、重庆交通大学陈家安发言,展现了青年学子的激情、创新渴望和迎接挑战的勇气。裁判员代表陈程上台宣誓,代表全体裁判员庄严承诺,恪守职业道德、公正执裁。

在赛事说明会上,重庆交通大学教师张江涛对赛题要求进行了细致讲解,重点解读了参赛队员最为关心的评判标准与评分细则。随后,专家委员会重庆大学教授张川在说明会上揭晓尺寸更大、难度更大的B2船型以及8.0kg的二级荷载结果。参赛队伍抽签确定编号后,承办方通过模型船演示了加载全过程。最后的交流环节里,专家委员会与参赛队伍就模型制作和加载细节深入交流,为比赛的公平、公正与和谐开展奠定了基调。

现场进行尺寸检测及加载演示。

据悉,本次竞赛将历时3天,以《乌篷船模型结构设计与制作》为题,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要求参赛者在12个小时内完成现场模型设计与制作,设计优化船体流线型、提升其抗撞击性能,同时考虑平衡其载重与航行能力。最终由专家评审组从理论方案、模型制作、答辩陈述等维度进行综合评分。

新华网:http://www.cq.xinhuanet.com/20250718/2813e10610764bba82732d078c8effc1/c.html


重庆日报:39支高校队伍设计乌篷船模型 玩转结构力学

17—19日,第七届重庆市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暨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重庆分区赛在重庆交通大学科学城校区举行。来自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10所高校的39支队伍齐聚一堂,在为期三天的赛程中角逐结构设计桂冠,展现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工程实践能力。

据了解,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被誉为“土木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是检验教学成果、展现创新与实践能力、激发青年学子崇尚科学、勇于挑战、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平台。本届结构设计竞赛主题为“乌篷船模型结构设计与制作”,采用“现场设计、限时制作”形式,要求选手利用竹材、防水膜、胶水等材料,现场设计并制作能够承载规定载荷,完成三级加载测试的乌篷船模型作品。竞赛注重对未来工程师结构设计、工艺制作、理论分析、创新思维及实践应用综合能力的全面要求,更直观考察各参赛选手对结构设计原理、力学性能计算与实际模型表现的综合运用能力。本次大赛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重庆交通大学承办。

重庆日报:https://wap.cqrb.cn/xcq/NewsDetail?classId=779&newsId=2361600


华龙网:乌篷船里藏巧思!第七届重庆市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在渝开幕

7月17日上午9时,2025年第七届重庆市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暨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重庆市分区赛在重庆交通大学科学城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开幕。

开幕式现场。

来自全市10所高校的39支参赛队伍齐聚一堂,围绕“乌篷船模型结构设计与制作”赛题展开角逐,争夺晋级全国总决赛的资格。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副处长哈宁武、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郑丹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冯瑞胜主持开幕式。

赛事启幕:凝聚创新力量,传承工匠精神

开幕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冯瑞胜担任主持,介绍了本次赛事的基本情况:作为重庆市土木工程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科竞赛,本届赛事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重庆交通大学承办,以“乌篷船模型结构设计与制作”为赛题,既延续了对学生创新思维与工程实践能力的考察,又融入了对传统工艺传承的思考——乌篷船制作技艺作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赛事通过工程设计与文化传承的结合,激发青年学子对传统技艺的创新探索。

据介绍,参赛队伍需在12小时内完成理论方案设计与模型制作,作品需满足承载能力、稳定性、抗撞击性及防水性等多重要求,最终通过三级加载测试检验综合性能。赛事不仅是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为全国总决赛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平台。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副处长哈宁武致辞。

专家寄语:以赛育人,锻造新时代工程力量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副处长哈宁武在致辞中指出,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被誉为“土木工程学科皇冠上的明珠”,已成为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尺。“当前重庆正全力建设现代化新重庆,对具备创新思维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卓越工程师需求迫切。”他对参赛学子提出四点希望:勇于突破创新极限,探索轻质高强的结构方案;秉持工匠精神,做到精准计算与精细制作;强化团队协作,在竞争中互学互鉴;严守竞赛规则,展现良好道德风尚。

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郑丹致辞。

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郑丹表示,作为承办单位,学校以“明德行远、交通天下”校训为引领,投入专项经费支持学科竞赛,形成“一院一赛,一专一品”的育人特色。“本次赛事筹备中,我们组建了多部门专项工作组,从场地保障到安全预案均周密部署,力求为赛事提供公平公正的竞技环境。”他提到,重庆交大土木工程学科拥有70余年积淀,建有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将以专业能力保障赛事顺利推进。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委员会委员、重庆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刘猛致辞。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委员会委员、重庆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刘猛在致辞中强调了赛事“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要求全体参赛队伍严格遵守竞赛规程,通过比拼展现真实水平。

重庆交通大学的参赛队员代表陈家安同学发言。

青春誓言:学子亮剑,裁判护航

来自重庆交通大学的参赛队员代表陈家安同学在发言中分享了备赛心得:“从乌篷船历史文化调研到结构方案迭代,我们团队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这段经历让我们深刻理解,工程设计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对责任与传承的诠释。”他表示,全体参赛队员将以饱满热情迎接挑战,赛出风格与水平。

裁判员代表陈程上台宣誓,承诺将恪守职业道德,严格执行评判标准,以专业、公正的态度履行裁判职责,保障赛事的公平性与权威性。誓言彰显了赛事对规范流程与专业评审的重视,为竞赛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赛事亮点:传统与创新交融,检验综合素养

本次竞赛赛题《乌篷船模型结构设计与制作》颇具特色。据竞赛手册介绍,赛题以绍兴乌篷船为原型,要求参赛队伍设计的模型包含船体和船篷两部分,需同时满足承载能力、抗撞击性、防水性等工程指标,以及“中间宽两头窄,上部宽下部窄”的传统造型要求。

比赛现场。

在评分体系上,赛事从理论方案(5分)、模型制作(10分)、陈述答辩(5分)、加载表现(80分)四个维度综合考评,其中加载测试分为三级,分别考察模型的基础承载、综合载重及航行性能,最终结合吸水测试包的质量变化率评估防水性能。这种多维度的考评方式,全面检验了学生的理论功底、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

比赛现场。

据悉,本次赛事将持续至7月19日,期间将完成模型制作、加载测试等环节,闭幕式暨颁奖仪式将于19日17时举行。优胜队伍将代表重庆出征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总决赛。

重庆交通大学作为承办单位,为赛事提供了完善的保障。校内德园三楼为参赛师生提供餐饮服务,学生活动中心一楼大厅作为模型制作与加载测试场地,配备了水池系统、造浪装置等专业设备,确保赛事顺利进行。

随着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郑丹宣布赛事开幕,全场响起热烈掌声。这场汇聚青春智慧与工程精神的赛事,不仅是一次技艺的比拼,更是一次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与践行。

华龙网:https://cqxyh5.cbgcloud.com/pages/details/details.html?companyId=cqtycm&productId=6B1BEE01515143AFAF290F6044E54A89&docid=92A1BEA39019489C981AFE25616EF003&isNew=yes&downloadTips=true



分享:

编辑:刘玉峰

审核人: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