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20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赵毅率队赴四川参加第四届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教学与学科发展论坛及开展产学研合作调研。能源材料工程系主任黄炎昊、袁小亚教授随行参加。
第四届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教学与学科发展论坛暨专业发展联盟成立大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化学工业出版社等联合主办。论坛紧扣国家“双碳”战略对新能源人才的迫切需求,以“深化产教融合,引领学科创新”为主题,旨在促进产教融合与学科协同,破解学科与产业脱节、实践能力薄弱等专业建设难题,吸引了来自全国七十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大会报告环节,与会专家围绕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建设、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虚拟教研室建设、产教融合、拔尖创新人才、AI赋能教育人才培养等多个热点议题进行了深入分享,为新时代新能源材料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借鉴。
会后,赵毅副院长一行与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周莹教授、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颖院长、张云教授等专家进行了交流,就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优化、产教融合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论坛最后,举行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发展联盟”成立仪式。我校受聘为联盟会员单位。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全国兄弟高校和行业企业的交流合作,协同推进新能源材料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扎实做好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建设工作,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7月18日下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行赴成都圭目机器人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调研。成都圭目数智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钟新然、工程师谭坤帅热情接待了学院一行。
调研中,赵毅副院长一行参观了圭目机器人的研发车间,详细了解了企业在道路检测、机器人平台和数据系统等方面的研发流程与产品。工程师谭坤帅现场演示了道路健康自动检测机器人的检测过程。
双方围绕道路检测项目合作、学生顶岗实习实践、人才培养及科研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融洽,双方对产学研合作的前景充满信心。
7月20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行赴四川省眉山市参加新能源大规模火烧与消防实验场合作座谈会。重庆市电源学会副秘书长周德亮、重庆市电源学会储能技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袁小亚、办公室主任姚桢(以下简称储能专委会);标瑞新能源技术(重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GS-CEC)副总经理黄荣超、首席技术专家王日明(远程参与);储安热控(四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储安热控)总经理杨仕超和眉山市仁寿县禾加镇化石村党委副书记杨栋才出席会议。储能专委会袁秘书长受邀主持本次会议。
会议伊始,SGS-CEC副总经理黄荣超简要介绍了新能源安全与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的情况。赵毅副院长表示,感谢SGS-CEC对学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的支持,并对储安热控(四川)科技有限公司在大规模新能源装备燃烧测试方面所具备的优越条件给予高度评价,希望未来进一步加强多方合作,实现互利共赢。重庆市电源学会副秘书长周德亮表示,此次储能技术专业委员会和储安热控的储能安全评估中心揭牌,标志着重庆在储能技术研发与安全评估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未来将助力区域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储能专委会与评估中心将聚焦川渝地区储能需求,推动关键技术攻关与标准制定,为“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注入新动能,提升行业影响力。SGS-CEC首席技术专家王日明博士详细介绍了大规模火烧的相关测试标准与方法以及试验场地的技术条件。
会上,双方共同为“重庆交通大学 & SGS-CEC新能源安全与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随后,材料学院一行参观了新能源装备燃烧测试场地和相关实验设施。据悉,该协同创新平台将在新能源火灾安全测试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整合高校科研资源、行业和企业工程实践优势,有力促进新能源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新能源材料的安全应用提供支撑。
与会各方一致表示,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努力将该平台打造成为新能源安全检测领域的行业标杆,为行业发展和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通过此次调研,材料学院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高校、行业、企业加深了交流合作,为今后开展专业建设、产学研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