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山城重庆迎来城市治理领域的一场思想盛宴——“第四届重庆智慧停车与交通治理论坛”在重庆交通大学南岸校区隆重举行。在《重庆市停车管理条例》即将于7月1日正式施行的关键节点,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政府主管部门、高等学府、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领军企业的百余位专家学者与行业精英,共同擘画智慧停车与超大城市交通治理新蓝图。
聚焦立法创新,夯实治理根基
本届论坛由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院长刘唐志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上,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张铭、重庆市城市管理局领导张建华、重庆市公路学会理事长徐生明致欢迎辞,强调智慧停车对提升城市运行效率的关键作用。重庆市城市管理局道桥处副处长吴应奎系统阐述了重庆中心城区以“智慧赋能、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停车管理改革经验,尤其凸显了即将实施的《重庆市停车管理条例》的重大意义。该条例作为重庆首部综合性停车管理地方性法规,为破解“停车难”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标志着重庆停车管理迈入规范化、法治化新阶段。
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张铭致辞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张建华致辞
重庆市公路学会理事长徐生明致辞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院长刘唐志主持会议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道桥处副处长吴应奎发表主旨报告
探索前沿理念,引领协同发展
论坛上,前沿理念与实践探索交相辉映。重庆交通大学未来交通研究院院长、同济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中心主任杨晓光教授提出“城市停车-交通动静协同新质综合智理之道”,深刻指出在城市化与汽车保有量激增背景下,必须打破行车(动态交通)与停车(静态交通)的传统割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构建全链条优化的协同治理体系,尤其关注老城区等治理难点区域的创新解决方案。
重庆交通大学未来交通研究院院长杨晓光教授发表主旨报告
表彰示范项目,推广“重庆经验”
论坛隆重表彰了2024年“第四届重庆市十佳停车示范项目”,覆盖智慧公共立体停车楼、停车充电一体化、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等多个创新领域。这些项目是重庆智慧停车生态建设的缩影,集中展示了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的丰硕成果。
“第四届重庆市十佳停车示范项目”颁奖典礼
实践智慧赋能,展现本土方案
“渝畅停”构建数字底座:重庆市停车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田仁庆详细介绍了市级智慧停车平台“渝畅停”的建设成果。该平台通过整合资源、数据赋能,实现了停车治理的精细化,为市民提供诱导、预约、共享等便捷服务,是重庆构建数字交通体系的核心支撑。
“江北模式”破解社区难题:江北区停车管理事务中心主任贾迪斐分享了“科技赋能+社区治理”的“江北模式”。该模式利用物联网技术整合资源、优化调度、创新共享机制,显著提升了社区车位利用效率,有效缓解了居民“停车难”。未来将深化车路协同技术应用,打造全域智慧停车网络。
重庆市停车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田仁庆发表报告
江北区停车管理事务中心主任贾迪斐发表报告
产学研融合培育新质动能:论坛现场见证了重庆交通大学与重庆秀城投资集团戍安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共建“无人机培训教学点”的揭牌仪式,以及《重庆市停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新成员授牌。这些举措旨在深化产学研合作,为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驱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重庆交通大学与重庆秀城投资集团共建“无人机培训教学点”揭牌仪式
重庆市停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仪式
专业视角拓宽治理思路: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所长盖春英解读《城市停车专项规划标准》,为科学配置停车资源提供方法论;长沙市停车产业协会名誉会长李志丰分享了长沙破解停车难题的实践经验;重庆通邑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海波发布了《城市轨道交通安检理论与实务》新书。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所长盖春英发表报告
长沙市停车产业协会名誉会长李志丰发表报告
《城市轨道交通安检理论与实务》新书发布
深化数据分析,驱动精细治理
下午的专题报告聚焦技术应用与规划实践。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主任工程师曾康琼探索了重庆中心城区慢行系统规划;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陈坚教授深入分析了多源数据融合下的路内停车需求特征与规划管控策略;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刘伟教授阐述了超大城市道路交通现代化治理中的动态交通瓶颈分析技术;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院长助理/静态交通专委会秘书长曾超发布了《2024年重庆市停车行业年度发展报告》,系统总结年度数据、研判政策趋势与未来方向。
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主任工程师曾康琼发表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陈坚发表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刘伟教授发表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院长助理/静态交通专委会秘书长曾超发表报告
凝聚共识,助力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
本届论坛由重庆市城市管理局、重庆市停车管理事务中心、重庆市公路学会指导,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公路学会静态交通专业委员会主办。作为重庆停车与静态交通行业的年度盛会,论坛不仅为行业提供了高层次交流平台,更系统展示了重庆在智慧停车生态构建、法规政策健全、多跨协同治理方面的创新举措与“重庆经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面对超大城市治理的复杂挑战,必须坚持立法先行、科技赋能、动静协同、共治共享。重庆通过智慧停车这一“小切口”,正努力做好超大城市交通治理这篇“大文章”,其探索与实践为全国超大城市提升治理韧性、智慧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宝贵的“重庆样本”。随着《重庆市停车管理条例》的实施和各项创新举措的深化落地,山城市民的出行环境将更加便捷、有序,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愿景正加速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