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至8日,在泉水村驻村第一书记陈钦勇的积极推动下,隧道系教工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结合学科专业优势,深入云阳县龙角镇开展了一系列乡村振兴行动。通过水资源保护调研、生态科普教育以及基层党组织共建等多元活动,为当地生态振兴与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专业支撑,展现了高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作为。
水资源保护专项调研:守护乡村生态之源
5月7日,隧道系教工党支部携手重庆市防水防渗灌浆技术协会,在云阳县龙角镇泉水村启动了水资源保护专项调研。此次调研团队阵容强大,由陈钦勇书记亲自带队,隧道系主任(兼党支部书记)黄锋、副主任杨红运、副教授吴祖松、支部委员周小雄、牛佳安等骨干成员均参与其中,更有南江地质队原总工曾云松担任组长的专家技术团队加持。在龙角镇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的全程陪同下,调研团队不畏烈日,深入村镇社区、高山密林以及工程一线,实地勘察新建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对泉水村生产生活水源的潜在影响。
调研过程中,团队运用专业的地质勘测设备,精准分析水质样本,并通过与村民的深入走访交流,全面收集一手资料。经过科学严谨的评估,团队精准剖析了施工活动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地下水保护解决方案。此次调研聚焦隧道工程对地下水资源的关键影响,深刻认识到在乡村建设进程中,必须兼顾民生需求与生态保护的双重目标,为后续制定可持续治理方案筑牢了根基。
作为“绿色基建助力乡村生态振兴”的关键实践环节,团队紧密结合灌浆防渗等前沿专业技术,积极探索降低隧道施工对水源影响的有效路径。重庆市防水防渗灌浆技术协会的专家指出,通过修复岩层裂隙、阻断水源渗漏的精准灌浆技术,能够为山区隧道工程量身定制生态友好型解决方案。此次行动不仅为泉水村量身打造了科学治理建议,更彰显了重庆交通大学以技术创新服务乡村生态建设的卓越实践成果,为高校助力乡村振兴树立了典范。
“党建+科普”共建:点亮乡村教育希望
5月8日,隧道系教工党支部与云阳县龙角中学党支部联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建+科普”共建活动。龙角中学校长孙其政热情接待,他详细介绍了该校的办学历史、教育特色以及在乡村教育领域的不懈探索。团委书记吴肖霖则分享了师生们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的科创活动,展示了学生们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蓬勃活力和无限潜力。双方在青少年科技兴趣开发、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达成了初步共识,为未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活动现场,黄锋教授以《神秘而重要的地下宝藏:地下水资源——从隧道工程看生态环境变化》为题,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讲座。他借助丰富的工程案例解析、生动的动态演示以及深入浅出的互动问答,向师生们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学生们围绕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平衡、青少年应肩负的生态责任等重要话题踊跃提问,展现出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以及守护家乡生态的强烈使命感。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科学知识和生态保护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深化“党建+学科+乡村振兴”模式:持续注入高校力量
此次系列行动是隧道系教工党支部深化“党建+学科+乡村振兴”模式的生动实践,获得了龙角镇镇政府和泉水村广大群众的广泛赞誉。在未来的工作中,隧道系教工党支部将继续秉持党建引领、学科赋能的理念,进一步推动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加速科研成果向乡村发展实效的转化。我们将持续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注入高校力量,助力乡村在生态、教育等多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