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与五四青年节交汇之际,重庆交通大学智慧城市学院与外国语学院联合组建“慧语同行志愿团”,于5月1日至5日赴重庆市渝中区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开展为期五天的志愿服务活动。20余名学生志愿者以专业与热情为底色,在道路指引、基础医疗协助与多语言咨询等领域提供精细化服务,累计服务市民和游客近2000人次,为重庆文旅服务品质提升注入青春动能。
青年汇聚“五一”志愿一线 彰显五四精神风采
作为重庆热门旅游地标,“五一”假期的十八梯游客络绎不绝。来自外国语学院与智慧城市学院的青年学子怀揣热情,于节日首日集结于志愿服务一线。他们在志愿岗位上耐心指路、主动协助、微笑服务,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用实际行动传承五四精神,展现新时代重庆交大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专业互补协同育人技术+语言助力智慧景区
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了两院专业优势,实现了“智慧+语言”的协同互补。在十八梯人流最密集的主街交叉口,智慧城市学院的同学依托所学专业,运用3D景区地图、智能语音引导等工具为游客提供高效便捷的出行指引,同时主动向游客科普智慧景区应用,如智能讲解、无障碍通道信息与导览设备,帮助游客在欣赏传统风貌的同时,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与温度。
外国语学院学生则凭借语言特长,成为景区内一道亮丽的“语言窗口”,不仅为外国游客提供多语种景点讲解,还协助处理涉外咨询事务,生动展现巴渝文化魅力。2024级工程翻译专业学生彭琴在为外籍游客耐心解答轻轨换乘问题后,收获一声“你们的服务既有导航软件的精度也有贴心细致的温度”。
快速响应应急需求小药箱传递大温暖
在人流密集的景区内,志愿者们不仅提供常规服务,还肩负起基础应急医疗协助任务。5月2日下午,一名外地小朋友不慎擦伤膝盖,智慧城市学院的志愿者吴文正迅速从医药箱中取出碘伏与创可贴,娴熟完成伤口处理。“我们提前接受了校医院的技能培训,能应对擦伤、中暑等常见情况。”志愿者介绍说。
志愿活动期间,南纪门街道给予了志愿服务站大力支持,配备了藿香正气液、风油精、电子血压计等基础医疗物资,为游客提供避雨、休息等服务,极大提升了游客在旅游高峰时段的安全感与舒适感。服务站管理人员表示:“重庆交大的志愿者分担了30%以上的基础医疗咨询工作,让我们有更多精力处理突发情况,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此次联合志愿服务不仅是一场特殊的“假期行动”,更是一次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智慧城市学院与外国语学院将以学生干部培养为着力点,通过实践赋能提升学生组织协调与跨学科协作能力,持续打造“智慧+语言”服务品牌,携手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的“城市服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