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重庆交大交通运输学院第8期“开路先锋互动坊”在科学城校区古井广场举行。本期活动以“三位一体——AI技术赋能下学科竞赛与科研的协同发展”为主题,交通运输学院副教授彭毅博士带上自研测试仪,现场与120余名学子进行交流,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享与实践指导,为青年学子搭建起探索人工智能与学科竞赛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受到青年学子欢迎。
活动中,交通运输学院彭毅副教授结合学生竞赛案例,系统分析了高效竞赛团队的构建要素。他强调:“学科竞赛是科研创新的‘练兵场’,指导老师的专业引领、团队成员的知识互补和执行力,是突破竞赛瓶颈的关键。”通过分享课题组师生协作攻克技术难关的实例,诠释“教学相长”理念,激励青年学子主动参与老师科研项目,在大胆探索中不断成长。
针对AI技术的深度应用,彭毅老师提出创新性实践路径:一方面警示学生注意AI工具的内容溯源问题,建议采用“人机协同”模式——先引导AI学习个人研究成果,再基于理解进行创新性提问;另一方面现场教学DeepSeek等工具的规范使用方法,推荐Perplexity、Claute等智能文献管理工具,帮助学生在科研中高效获取优质资源。
在实操指导环节,彭毅老师带领学生现场观摩团队自主研发的新型路面摩擦测试仪,彭老师讲解了测试仪的工作原理、装置结构、测试方法,进行现场演示,展现车轮滚动与滑动两种情况下路面摩擦数据的差异,并指导同学们如何基于实测数据进行科学探索,直观展示了科研成果在交通事故预防、道路检测与养护领域的创新应用场景。
彭毅副教授的分享,为同学们明晰了学科竞赛与科研路径,也为大家在AI时代借助新技术提升能力提供了方法。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互动坊收获颇丰,对未来参与学科竞赛和开展科研工作有了更清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