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材料·青春之约系列讲座第四十五讲在科学城校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会议室成功举办,邀请苏州科技大学李春生教授作题为《高效合成高暴露晶面电极材料与储锂研究》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材料学院青委会委员胡兵兵副教授主持,学院骨干教师和部分研究生参会。李春生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丰富的科研经验,以及对锂电池研究领域前沿问题的深刻见解,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分享。
报告中,李春生教授深入解析了高暴露晶面电极材料的高效合成技术,以及其在锂离子电池储能中的关键作用。他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和实例,向师生展示了其团队在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LiFePO4)电池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尤其在三元锂电池安全性能与热管理方面的技术瓶颈,以及LiFePO4电池的未来发展潜力。
报告结束后,现场师生与李春生教授深入探讨,围绕三元锂电池安全性能缺陷及热管理问题、LiFePO4电池发展的技术可行性展开交流。李教授强调,LiFePO4因其良好的安全性和热稳定性,是未来储能电池发展的重要方向。他指出,钒系电池的主要科学难点在于钒的多相特性及其溶解问题,这使得研究过程复杂化。他认为,未来可深入研究钒的溶解演化过程及生成物的电化学性能,从而为该领域带来新的突破。最后,李教授分享了团队的“流水线式”实验管理方法,通过合理分工和重点环节把控,不仅提高了科研效率,也帮助学生们更快地成长。
本次报告内容丰富、见解独到,不仅展示了新能源电池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加深了师生对锂电池研究的认识,也为我院师生提供了实践与思考的方向、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合作机会,有助于推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学科的发展与创新。
李春生,苏州科技大学,教授,师从南开大学陈军院士;石油和化工行业太阳能电池电极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河北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科研成果已在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Adv. Energy Mater.,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Chem. Mater., Nano Res., Adv. Sci.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5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8项。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河北省唐山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河北省冶金学会河北冶金科学技术奖,河北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三等奖;积极推进纳米材料产业化进程,在高能储能体系中高效批量制备和全电池生产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