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提升智慧城市学院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术交流、展示研究成果、推动创新发展,由重庆交通大学主办、智慧城市学院(重庆智慧城市学院)承办的智能网联与数智管控博士论坛于2024年10月19日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智能网联与数智管控”为主题,邀请了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李欣教授和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陈坚教授作为特邀嘉宾。论坛吸引了众多来自智能网联汽车、车辆控制、多模式公交、交通出行行为决策、生态驾驶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师生齐聚一堂,同时,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和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多位博士生也在论坛上进行了口头报告,展示了其最新研究成果。
智慧城市学院院长蔡晓禹教授主持论坛并致欢迎词。蔡晓禹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指出本次论坛旨在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为业界专家和博士生提供分享前沿研究成果、讨论技术难题及探索合作机会的舞台。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深入探讨前沿技术与创新应用,共同推动智慧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博士生王天奇作了题为《考虑智能网联公交的新型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分析》的报告。报告研究了在部分网联环境下,智能网联公交对混合交通流的影响,基于宏观基本图构建了解析模型,并在专用公交车道和非专用公交车道两种情境下,探讨了智能网联车辆、人类驾驶车辆与智能网联公交共存时混合交通流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同时,还在两种专用道场景下验证了公交车数量、停靠时间及站点位置对混合交通流宏观特征的影响。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博士生徐伟汉作了题为《智能网联公交运营调度和车端控制融合调控关键技术》的报告。报告指出,尽管大量研究聚焦于生态驾驶,但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研究往往未能考虑公交运营调度的约束条件,导致因行程时间波动引发的公交车聚集问题。为此,该研究面向整条公交线路,构建了一个非线性规划模型,旨在协同优化公交调度方案和生态车速建议,实现公交运营效率与生态驾驶的有机融合。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博士生刘珂良作了题为《城市路内停车需求时空模式及建成环境影响机制研究》的报告。报告首次从时空序列的角度出发,确定了不同路边停车设施的停车需求时空变化模式,进一步完善了路边停车需求的分析视角。研究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对建成环境与停车需求模式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分析了建成环境如何影响这些时空变化模式,以揭示其影响机制。同时,研究以发展中国家为对象,利用智能停车系统生成的具有时间序列特征的停车数据,深入探讨了该领域的应用前景。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博士生李炎皓作了题为《基于连续近似方法的车载光伏电动公交线网设计研究》的报告。研究通过在公交车车顶布设太阳能电池板,实现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在途补电,以此提升车辆的续航里程,减少对场站充电设施的依赖。研究基于理想方格网络,将时变客流密度与光照强度近似化为连续函数,构建了一个基于连续近似方法的电动公交线网优化模型,并在此模型中综合考虑乘客成本、公交运营成本及充电设施成本之间的均衡关系,从而优化了线网间距、时变发车间隔以及场站固定充电桩的数量。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博士生李怀悦作了题为《轨道接驳的微循环公交线路效能评价与解析—以重庆市为例》的报告。报告指出,为轨道交通提供接驳服务、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是微循环公交的重要功能之一。研究以重庆市的微循环公交线路为案例,深入分析了影响微循环公交线路综合运营效果的关键因素。研究成果为微循环公交线路的开设、调整和优化提供了有力的决策参考,有助于提升微循环公交与轨道交通的衔接效率。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博士生李子木作了题为《智能网联环境下山地城市干线多车道汇入管控方法研究》的报告。报告提出了一种基于网联自动驾驶车辆的协同管控方法,以提升复杂干线多车道汇入区域的管理效率。研究构建了智能网联环境下的多车道汇入协同管控总体架构,设计了信号控制智能体与可变限速控制智能体,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的多车道汇入协同管控方法,为山地城市复杂交通环境下的交通流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次论坛通过深度主旨演讲和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以多维度、立体化的视角,深入探讨智能网联与数智管控技术的前沿成果。李欣教授还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方向确定、内容撰写、创新点凝练、科学问题挖掘等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现场交流气氛热烈,师生积极参与,思想碰撞激发了更多创新思路。
此次论坛不仅开阔了师生的学术视野,也为推动学院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学院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持续加强与各高校博士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创新团队建设和学科升级步伐,为学院的发展与建设注入更多活力。
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各高校之间的学术联系,也进一步提升了智慧城市学院在智能网联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未来,学院将继续推动学术创新和跨领域合作,不断为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的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