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科研机构: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关于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为做好我校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申请与结题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申请
1. 2025年度我校集中接收申请的项目网上受理时间为:2025年3月1日开始,3月18日18时截止。
2.2025年度集中接收申请的项目类型包括: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部分联合基金项目和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等。
3.申请材料提交方式:项目全面实行无纸化申请。各类型项目申请书一律采用在线方式撰写。申请人在提交项目申请前,应就申请材料全部内容征得主要参与者和合作研究单位同意。申请人应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并将有关证明信、推荐信和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材料,全部以电子扫描件上传;项目获批准后,补交申请书纸质签字盖章页(申请人、主要参与者本人签字,依托单位、合作研究单位加盖公章)。
4.2025年,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实行经费包干制,申请人在项目申请时无需编制预算。其余类型项目实行预算制,申请人应当按照《资金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根据“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经济合理性”的基本原则,结合项目研究实际需要,认真如实编报项目预算。项目申报中有合作研究单位的,项目申请人和合作研究单位的参与者应当分别编报项目预算,经所在单位审核后由项目申请人汇总编制。
5.申请人应当根据申请书研究内容从“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和“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中选择一类研究属性。其中,“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是指选题源于科研人员好奇心或创新性学术灵感,且不以满足现阶段应用需求为目的的原创性、前沿性基础研究;“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是指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或国家需求为牵引的基础研究。
6.申请人应提前通过信息系统邀请主要参与者在线填写个人简历,并上传由系统自动生成的主要参与者PDF格式个人简历文件(2025年版本)。对于个人简历中的代表性论文,应上传公开发表的全文PDF电子版。代表性专著应上传著作封面、摘要、目录、版权页等PDF扫描件。
7.申请人申请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联合基金项目等,其研究期限由信息系统结合项目类型自动生成,申请人不可更改。
8.请关注《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拟于1月中旬在基金委网站公布)中的共性要求,同时认真阅读并遵守各学科(科学部、科学处、学科领域)以及各项目类型的个性要求,特别关注限项申请规定、申请代码等问题。
二、项目结题
1. 2025年我校项目结题网上受理截止时间为:2025年2月20日18时;纸质材料受理截止时间为:2025年3月6日18时。
2.项目负责人撰写结题/成果报告并将附件材料电子化后一并在线提交;待自然科学基金委审核通过后,项目负责人下载并打印最终PDF格式的结题/成果报告。由项目负责人签字,财务处审核盖章后,向科技处提交纸质结题/成果报告(不含附件材料,一式一份,双面打印)。项目负责人应保证纸质结题/成果报告内容与审核通过后的电子版一致。
3.项目负责人应当如实编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决算表》,确保决算数据真实、准确,资金支出合法、有效。有多个单位共同承担一个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和合作研究单位的参与者应当分别编制项目决算,经所在单位审核后,由项目负责人汇总编制。
4.项目负责人撰写结题/成果报告时,不得将未正式发表/未在线发表或未标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和项目批准号等的论文列入结题/成果报告;不得将非项目负责人或非主要参与者取得的研究成果列入结题/成果报告;不得将与受资助项目无关的研究成果列入结题/成果报告;不得直接复制论文内容作为结题/成果报告内容;不得将早于项目资助开始时间的成果列入结题/成果报告。
三、项目进展报告
1.我校2025年项目进展报告网上受理截止时间为:2025年1月14日18时。
2. 相关要求已提前通知,请项目负责人在线撰写并提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进展报告》,无需提交纸质材料。
请各单位认真组织项目申报与结题等工作,其他具体要求请登录基金委网站首页查阅。
学校联系人:李星星、程俊,联系电话:62652453。
特此通知。
科技处
2025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