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9日上午,学校举办“AI智领未来”中青年干部研学成果分享会,校党委副书记张铭,校党委常委任海涛、叶勇出席会议。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中青班学员参加活动。
11位来自教学、科研、管理一线的中青班学员轮番登台,用一个个“小切口、大纵深”的AI应用场景,勾勒出人工智能深度赋能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新图景。陈兆玮同志探索AI优化科技服务流程,着力提升师生科研体验;张羽同志创新性地将“两路”精神融入机械化施工课程,让红色基因“可感可触”;朱辉荣同志构建人机协同教学生态,推动个性化学习落地;张廷萍同志借鉴“浙大经验”建设AI通识课程,助力教学治理变革;饶巧颖同志用双语短视频突破国际传播壁垒,让革命精神历久弥新;刘士洋同志分享了“以小平台撬动大资源”的创新思路;王嵩同志介绍了AI驱动的高校国际化治理新模式;高静同志则深入思考了智能工具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伦理边界。
与会学员纷纷表示,本次分享会不仅展示了AI赋能高校治理的无限可能,更激发了大家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内生动力。
校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任海涛在肯定学员们研学成果的同时,也勉励学员们要从“站在学校的高度,立足本单位实际,展现成果特色”三个维度来深入实践与思考。
校党委副书记张铭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教育生态,对高校治理而言,既是“机遇窗口”,也是“能力考验”。他强调,“科技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温暖的桥梁,连接着高校发展的现在与未来。”张铭副书记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坚持“学用结合”,让研学成果“落地生根”;二是注重“协同联动”,让AI应用“聚势赋能”;三是守住“安全底线”,让技术创新“行稳致远”。
张铭副书记特别指出,中青年干部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推动高校治理变革的“生力军”。他号召全体学员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把研学收获转化为工作动力,把AI思维融入日常实践,在“聚智、赋能、践行”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共同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交通大学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据悉,学校将持续推动研学成果转化,相关职能部门将主动对接优秀方案,择优纳入试点项目,真正实现“培训—分享—实践—提升”的闭环发展。这场由中青年干部点燃的“AI+治理”星星之火,正加速燎原于校园治理的各个角落,引领交大迈向更加智慧、开放、人文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