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赓续多党合作优良传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良好形象,充分发挥北碚区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农工党交大支部于8月27日、28日在北碚区组织开展了“烽火传薪·嘉陵江畔”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
支部成员首先抵达卢作孚纪念馆。馆内珍贵的史料、实物与影像资料生动呈现了“中国船王”在民族危亡之际抢运“宜昌大撤退”的战略壮举,深入了解卢作孚先生以实业救国、兴办教育的奋斗历程。随后,大家来到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陈列馆,详细了解卢作孚创办我国西部首个综合性科研机构、为抗战后方搭建科技屏障的艰辛历程,深感知识分子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的担当。
随后,支部一行前往抗战时期复旦大学校址、老舍旧居与梁实秋纪念馆。在复旦校址旧址,斑驳的建筑与史料展板重现了师生们在烽火中坚持办学、弦歌不辍的场景;漫步老舍旧居与梁实秋纪念馆,透过《四世同堂》等经典作品的创作背景,大家体会到文人学者在抗战岁月里,以笔为刃、坚守文化阵地的爱国情怀,感受到“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的精神力量。
在张自忠将军纪念馆,支部成员怀着崇敬之心聆听讲解,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生动还原了张自忠将军浴血奋战、以身殉国的英雄事迹。面对将军雕像,大家肃立致敬,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崇高气节。
活动最后一站是重庆自然博物馆。党员们系统回顾了中国科学家在西部大山中勘探矿藏、发现古生物化石、服务抗战大后方建设的卓越贡献。通过馆内陈列的川渝地区珍稀野生动植物标本、生态环境演变模型,大家系统学习了嘉陵江流域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物种分布特征、生态系统平衡原理,深入了解了我国在濒危物种抢救、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成果。
此次主题教育活动,让支部成员在实地探访中既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洗礼,也深化了对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知。大家纷纷表示,将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既要传承爱国精神与多党合作优良传统,也要立足岗位关注生态民生,把赓续农工党“爱国、革命、奉献”优良传统与弘扬北碚抗战文化紧密结合,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贡献农工党人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