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重庆交通大学“两路”故事荟——优秀校友成长分享会在科学城校区顺利举行。活动以“求学·归巢·育人——交大学长的三重蜕变”为主题,邀请了我校毕业的吴佩洁、吴攀和彭毅三位老师,结合个人求学生活经历与同学们进行分享和互动交流。活动由学生工作部主办、交通运输学院承办。学生工作部副部长王世佰、学生科副科长伊斯坎旦、交通运输学院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王婷等近百名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从赛场到讲台:一位交通青年学者的成长之路
2016年学校“明德奖学金”获得者,吴佩洁老师以本科阶段荣获全国深圳杯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的经历,为同学们诠释“敢与强者竞”的勇气;哈工大直博期间紧扣交通时空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的交叉领域,新加坡访学两年磨一剑的论文发表经历,为同学们演绎“慢工出细活”的坚守。回归母校后,她把新能源车企案例搬进学生课堂,带领同学们不断认识“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以“四有好老师”的躬身实践,让“明德行远、交通天下”的校训化作育人火种,用心用情照亮交大学子的求学之路。
求学征途上的三重跨越:她在拼搏挑战中照亮学子前行的路
吴攀老师作为2011年第一批入驻科学城校区的学子,从一名懵懂的轮机工程专业本科生,硕士阶段转向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阶段毅然攻坚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三次专业跨越,每一次都饱含“敢于尝试、挑战自我”的勇气。她泡图书馆潜心钻研,广泛查阅文献资料,虚心向优秀同窗请教。她迎难而上,聚焦交通大数据持续开展研究,并将这份坚持和探索精神延伸至育人领域。作为国家级竞赛教练,她坚持“师生共创” 指导学生竞赛,一同见证学生的蜕变与成长,如今站上讲台的她,时常鼓励同学们:“大学时光当如树苗,那些沉潜钻研、奋力拼搏的光阴,那些为梦想奋斗而步履未歇的时光,终将化作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长路。”
先行动起来才有解法:一位青年学子的“幸运”与“坚持”
彭毅老师2005年就读学校工程力学专业,作为新专业首届毕业生的他,恰巧遇到排名前列的几名同学均放弃保研资格,幸运之神便降临在了这个“做好当下,坚持奋进”的青年学子身上。读博期间,他攻克编程难关;博后三年,他凭解决工程问题的真本事拿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先行动起来才有解法。”这位总爱把“草根”的自嘲挂在嘴边的睿智青年,以乐观幽默的积极心态在力学实验室里琢磨透水路面,在乡镇小路上弥补专业知识,在跨学科夹缝里寻找科研切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学弟学妹:幸运从来不会凭空从天降临,起跑线也不能决定终点,学习的“硕果”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互动环节,现场同学也向老师们请教“如何应对论文拒稿的情况呢?”等问题。老师们不仅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也鼓励同学们“学习和科研就像长跑,保持平常心比纠结一时得失更重要。”
活动最后,学生工作部副部长王世佰老师为三位校友教师颁发了聘书,感谢三位老师的“现身说法”和精彩分享,他用“用榜样激励青春、用精神指引人生、用奋斗书写未来”勉励现场同学,珍惜当下、脚踏实地,既要怀揣梦想又要持续努力,以实际行动展现人人有责、人人奋斗、人人成长、人人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