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交大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人文交大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2025毕业季】以青春之笔,绘就“两路”精神新画卷

日期:2025年07月06日 17:20 作者:艺术设计学院 谯湘渝 来源:艺术设计学院 谯湘渝 点击率:

时光如白驹过隙,四年的大学生活转瞬即逝。站在毕业的十字路口,回望重庆交通大学的校园时光,我常常感慨万千。作为一名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我不仅在这里学习了专业知识,更在“两路”精神的浸润下,找到了青春奋斗的方向。从设计竞赛到志愿服务,从职业规划到成长感悟,每一段经历都如同一颗珍珠,串联起我与“两路”精神的不解之缘。

初入交大,在历史中读懂“两路”精神的重量。初入重庆交通大学时,迎新晚会的屏幕上播放着一段关于“两路”精神的纪录片,那是一群筑路英雄在雪山、峡谷和荒原中用血肉之躯开辟生命之路的故事。他们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没有退缩;面对简陋的工具,没有抱怨,正是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让天堑变通途。那一刻,我被深深震撼了。作为交大学子,我深知“两路”精神不仅是历史的丰碑,更是我们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专业课上,老师常常提到:“设计不仅是美学的追求,更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开始思考,如何将“两路”精神中的开拓创新与无私奉献融入产品设计中?这个问题,成为我大学四年的行动指南。

学科竞赛,用设计为社会创造价值

大二时,我第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交通创意设计大赛”,比赛要求设计一款能够改善山区交通问题的交通工具。面对这个命题,我脑海中浮现出纪录片中筑路英雄的身影,他们用双手搬开巨石,用铁锹铲平道路,而我是否可以用设计的力量,为这些地区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我选择了一种模块化设计思路,提出了一种可拆卸、易运输的微型交通工具。为了让设计更贴近实际需求,我查阅了大量关于山区交通的资料,甚至联系了贵州山区的村民,了解他们的出行困难。最终,我的设计获得了评委的认可,获得了二等奖。那一刻,我第一次感受到“两路”精神的力量——它不是口号,而是用实际行动去解决问题。此后,我陆续参加了“中国好创意大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等赛事,每一次比赛都是一次挑战,每一次挑战都是一次成长。在“中国好创意大赛”中,我设计了一款帮助老年人安全过马路的辅助装置。为了验证设计的可行性,我多次前往社区调研,与老人交流,最终优化了产品的细节。虽然最终未能获奖,但这个过程让我更加坚定了用设计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信念。

志愿服务,在奉献中感受青春的意义

undefined

“两路”精神的核心之一是无私奉献。大三时,我加入了学校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前往四川凉山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当地设计一套农产品包装,提升市场竞争力。凉山的夏天闷热潮湿,山路崎岖难行。第一次进村时,我差点滑倒,鞋子也被泥水浸透,但当我看到村民们质朴的笑容和对改变生活的渴望时,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为了设计出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包装,我与团队成员深入调研,了解彝族的传统图案和色彩,与村民一起讨论产品的定位。最终,我们设计的包装帮助当地农产品销量提升了30%。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两路”精神不仅仅是筑路英雄的事迹,更是一种可以融入日常行动的品质。无论是设计还是志愿服务,只要心中有信念,脚下就有力量。

职业规划,是用奋斗来书写青春的篇章

作为一名即将跨出校门的应届生,我对未来既充满期待,也略感忐忑。在职业规划课程中,老师曾经指出:“真正的职业规划不仅仅是找到一份工作,而是寻找到一份能够促进你持续成长的职业。”这句话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两路”精神的鼓舞下,我决心将我的职业道路定位于交通设计领域。我开始积极地联系相关企业,争取实习机会,参与实际项目。在一家交通设备公司实习期间,我负责设计了一款智能公交站台。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我每天早晚都会到公交站台观察乘客的行为模式,记录他们的需求和遇到的问题。经过三个月的不懈努力,我的设计最终被公司采纳,并投入到了实际生产中。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并且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道路。现在,我已经收到了多家知名企业的录用通知,但我始终铭记“两路”精神的启示:青春的意义在于奋斗,而奋斗的价值则体现在为社会创造价值。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我深知“两路”精神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行动的指南。我明白,每一步的成功都离不开对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对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因此,我打算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拓宽视野,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深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地学习,我能够为交通设计领域带来创新的思维和解决方案。我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参与到更多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中,为改善人们的出行体验和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做出自己的贡献。正如“两路”精神所倡导的,我将始终以奋斗的姿态,迎接每一个挑战,不断前行。

感恩母校,在传承中迈向未来

四年的大学生涯,让我从一个懵懂少年蜕变为一名有责任感的青年。重庆交通大学不仅传授了我专业知识,更在“两路”精神的熏陶下,指引了我青春的方向。感谢母校,她为我提供了成长的沃土;感谢老师,他们用智慧和耐心点亮了我前行的灯塔;感谢同学,他们用陪伴和支持让我不再孤单地奋斗。站在毕业的门槛上,我深知“两路”精神的传承不会因离校而终止,无论未来的道路多么坎坷,我都将带着这份精神,用青春之笔,绘制属于自己的人生图景。正如筑路英雄们用铁锹开拓道路,我愿用设计为社会开辟更多可能;正如他们用生命诠释奉献,我愿用行动书写青春的价值。在这所充满活力的校园里,我不仅学习了工程学的严谨和逻辑,还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协作,如何在挑战面前坚持不懈。记得大二那年,我们团队参与了一个桥梁设计竞赛,那是一段难忘的经历。我们夜以继日地讨论、计算、修改方案,最终我们的设计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两路”精神中“顽强拼搏”的内涵。而今,当我即将告别校园,这段经历和精神将成为我宝贵的财富,激励我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把在母校学到的一切,包括知识、技能和精神,转化为实现梦想的动力。我梦想着能够参与到更多伟大的工程项目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将像那些筑路英雄一样,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用我的双手和智慧,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光明和希望。

青春不息,奋斗不止。在“两路”精神的指引下,我将带着交大的烙印,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分享:

编辑:黎昱睿

审核人:叶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