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交大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人文交大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第三届海峡两岸智慧城市建设学术论坛顺利召开

日期:2025年07月02日 15:43 作者:智慧城市学院 来源:智慧城市学院 点击率:

2025年7月1日,第三届海峡两岸智慧城市建设学术论坛在重庆交通大学顺利召开,本届论坛以“数智赋能城市未来”为主题,旨在深化海峡两岸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及国际间建设经验的互鉴与融合,共同探索城市智能化升级的创新路径。会议由重庆交通大学侨台港澳办公室毛明勇主任主持,重庆市科学技术学会刘成龙副主席、重庆交通大学周建庭副校长出席会议,来自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以及海峡两岸(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知名学者、行业专家,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研究生学子,200余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会。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刘成龙副主席在致辞中热烈祝贺论坛召开。他高度评价重庆交通大学在推动两岸科技交流、深耕智慧城市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称赞其已成为连接两岸与国际智慧的重要桥梁。他介绍了重庆以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创新、开放、便捷、宜居、生态、智慧、人文之城”的规划,并强调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需要汇聚全球智慧的复杂系统工程。他提出三点倡议:一是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依托重庆交通大学在山区基建领域优势,聚焦山地城市智慧交通等特色领域探索智慧方案;二是聚焦产业融合,结合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在智慧交通、智能计算、数字孪生等核心场景联合攻关;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在智慧医疗、养老、教育等民生领域加强两岸合作,共享智慧生活新成果。

重庆交通大学周建庭副校长代表主办方感谢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的大力支持,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回顾了重庆交大的办学历史、学科特色以及在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的拓展,强调了学校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的决心。他指出本次论坛是搭建高水平的两岸与国际智慧城市建设学术交流平台的重要契机。他特别提到,中国台湾地区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尤其是智慧应用与服务模式创新方面成果斐然。论坛聚焦“数智赋能城市未来”,核心在于促进国际智慧经验、中国(尤其是重庆独特的山地城市)实践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经验的互学互鉴,共同破解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为服务“数字中国”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论坛主旨报告环节精彩纷呈,专家们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与实践洞察:美国雷德兰兹大学任芳教授深入剖析了中国省级数字鸿沟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林忠正(中国台湾地区)分享了台北智慧城市发展的宝贵经验与实践路径。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摄影测量与遥感所副所长张永红研究员展示了卫星InSAR技术在交通基础设施精准监测中的创新应用与广阔前景。重庆交通大学马瑞金教授(新重庆引才计划入选者)探讨了利用航空影像与激光雷达数据进行建筑物三维重建的关键技术。中国台湾新竹交通大学王晋元副教授阐述了智慧交通作为智慧城市核心支撑的重要作用与发展方向。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Chee Peng Lim教授与Hailing Zhou副教授共同呈现了人工智能(AI)驱动智能交通发展的前沿研究、应用案例与未来趋势。

主持人毛明勇主任在总结中表示,将以此次论坛为重要契机,紧密围绕数智赋能城市发展的主线,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持续强化前沿引领、聚力攻坚克难、深化协同创新,特别是在促进两岸智慧融合方面积极作为。学校期待与全球伙伴携手并进,在深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进程中,共同塑造更安全、高效、绿色、智慧、宜居的未来城市图景。

本次论坛聚焦“数智赋能城市未来”主题,通过一系列主旨演讲与交流研讨环节,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立体化的对话平台。论坛凝聚了核心共识,即数智科技是驱动城市智能化升级与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引擎,生态宜居是根本导向,跨域协同是构建高效韧性城市治理体系的关键保障。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系统构建了海峡两岸与国际智慧城市最佳实践的共享与转化机制,为深化数智技术与城市发展规律的融合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海峡两岸智慧城市建设学术论坛旨在汇聚全球智慧,特别是聚焦于海峡两岸及国际学者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共同探索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第一届、第二届分别于2023年8月15日、2024年8月20日在重庆交通大学举办,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沈振江教授、山东建筑大学原校长靳奉祥教授、台湾中华大学解鸿年副校长、林同棪工程顾问公司林忠正副总工程师、台湾中华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罗仕京副教授等专家作主旨报告,促进了海峡两岸及国际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引导了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创新发展。

分享:

编辑:刘玉峰

审核人: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