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交通大学美育大讲堂第一期:国家级非遗《木洞山歌》在科学城校区A01127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重庆交通大学教务处、校美育教研室、艺术设计学院及校团委联合主办,邀请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洞山歌传承人、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秦萩玥老师进行展示、分享与交流。
讲座伊始,秦萩玥老师详细讲解了木洞山歌的文化形式、代表作品与传承价值,并展示了特色高腔禾籁与矮腔禾籁等多样式山歌的表现形式。配合现场播放经典曲目音频、展示珍贵老照片、现场演唱等方式,让同学们更直观感受到木洞山歌独特的音乐风格与艺术魅力。
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感受木洞的地域文化,讲座特别设置了特色美食体验环节。同学们品尝到了当地极具代表性的木洞榨菜及特色非遗代表油酥鸭,其口感脆嫩,咸香可口,独特风味令人回味无穷。而木洞榨菜山歌更是将榨菜文化与山歌完美融合,歌词质朴生动,讲述着榨菜的制作过程与生活故事。
在活动实践环节,秦萩玥老师亲自教唱经典木洞山歌《什么红来红满天》。她从最基础的发音、咬字讲起,纠正同学的发音,引导大家用纯正的木洞方言来诠释歌曲韵味。“什么红来红满天,什么红来在河边……”来自校级美育课程《西南民歌传唱》班级的同学认真模仿着老师的唱腔与节奏,从最初的羞涩尝试,到逐渐放开声音,沉浸在木洞山歌独特的旋律之中。现场气氛热烈,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非遗魅力绽放校园,既丰富学生审美体验,又搭建起传统与现代的对话通道。这场活动成为美育与传承交织的纽带,助力巴渝山歌在新时代续写华章。通过此次讲座,重庆交通大学的师生们对木洞山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热爱,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