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长江水脉遇见智能算法,当水文化的哲思邂逅数字浪潮,重庆交通大学以一场跨界融合的心理嘉年华,继续书写“自然疗愈”与“科技赋能”的双向奔赴。2025年5月9日,第25届心理健康节开幕式暨师生心理嘉年华以AI为笔,水文化为墨,在科学城校区湖滨广场拉开帷幕。
重庆交通大学校党委常委、学工部部长叶勇,校工会主席刘一华,科学城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潘江,学工部副部长、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金春寒,河海学院副书记刘君,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专兼职咨询师、各学院心理分中心代表共同参加此次活动。
以水为媒:用生态隐喻启智润心
重庆交通大学校党委常委、学工部部长叶勇在开幕式上手持自制的生态微景观,以“一滴水的旅程”为喻开启致辞:“正如水能因势而变、润泽万物,我们的心灵也应保持澄澈与韧性。希望师生们以水为师,在校园文化滋养中探寻自我价值。”诗意的开场,为活动奠定了“自然与心灵共生共长”的主基调。
四境循进:智能水韵浸润心育全场景
本次活动结合河海学院专业特色精心设置了以水文化长廊、水工程展示、微观水世界串联的水文化体验区和AI心理活动体验区,并构建起“源·自我觉察—流·压力释放—融·社会联结-归·生命成长”四大主题场景,八大特色心理活动,将水文化专业特色和科技元素贯穿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过程。
师生们通过多棱镜装置观察别样的自我影像,在实验台上亲手调配溶液,酸碱平衡中感知情绪调节,接力作画中释放压力,水动力悬浮装置中领悟张弛之道,七彩泡泡圈串联起同学情谊,“共饮一江水”画布长廊上,师生合力完成文化闯关,深化社会联结。AI体验区,师生们与机器狗趣味互动,也借助VR眼镜探索深海奇观,还在微景观工坊搭建个人心灵栖息地。
文脉融心:传统文化赋能心理育人
本次活动深度挖掘“上善若水”的东方智慧,创新构建“三维育人”体系:一是科技赋能,将流体力学装置、虚拟现实技术与心理训练有机结合;二是美育浸润,通过水彩创作、生态艺术培养情绪表达能力;三是文化溯源:依托长江文明展览厚植家国情怀。
智启未来:打造心理健康教育新范式
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金春寒指出,“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因时而变在AI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之际,心理健康教育应积极与时代接轨,更好衔接院校专业特色,做实贴近师生的教育”。学校每年举行师生心理嘉年华,依托学院专业特色设计各类启迪心灵智慧的丰富活动,吸引广大师生踊跃参与。本次由学工部和校工会主办,心理咨询中心和河海学院承办的“水韵沁心 智启心泉”师生心理嘉年华,参与师生高达1000余人,各项活动参与量超过12000人次,活动集趣味性与启发性,让师生在玩耍体验过程中,卸下心事、收获知识、愉悦身心,领悟525(我爱我)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