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智慧教育的探索中,智能实验教学设备的应用成为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助力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重庆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积极响应这一趋势,深入调研我校实验教学设备的定位、使用范围及实际需求,并以工程测量实验教学设备为试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成功推动工程测量实验教学设备的部分升级换代,为高质量教学建设注入新动能。
经纬仪、视觉测量GPS、水准仪、全站仪
《工程测量》作为全校的测绘基础通识课程之一,其实验教学设备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简单到复杂的深刻变革。早期的测量设备主要以传统光学仪器为主,如经纬仪、水准仪等,这些设备操作复杂且效率较低。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集成了测角、测距、计算等功能的全站仪逐渐取代了传统光学仪器,成为工程测量的主流工具,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和精度。进入21世纪,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技术的普及为高效、高精度测量带来了革命性变化。GNSS测量设备能够实现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已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大地测量、资源勘探、地壳运动观测、地籍测量等领域。
基金会了解到学生在工程测量实验教学设备方面的需求后,迅速行动,迅速调配学科建设专项经费为课程量身购进了业界领先的GNSS测量设备。该批设备搭载全新一代北斗三号卫星定位模块,具备厘米级高精度定位能力,特别集成视频测量模块,可出色应对建筑遮挡、信号干扰等复杂环境下的多元化测量挑战。
设备落地实施后,相关学院迅速将其融入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赢得了师生的广泛认可。该设备配置不仅显著提升了实验教学的实用性与前瞻性,更为师生搭建起连接课堂理论与企业实况的智能化测绘平台。
为支持学校智慧教育建设,校基金会将继续探索面向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及校友企业募资等多种途径助力学校高质量教学建设,推动实验教学设备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