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交大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人文交大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张正仁:一个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老师

日期:2023年09月09日 10:45 作者:教师工作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来源:教师工作部、校工会 点击率:

编者按:有这样一种职业,简单而崇高;有这样一个称谓,朴实而伟大......

人生道路上,教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是学生知识体系构建的引导者,更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带领莘莘学子通往精神世界的引路人;他们无时无刻孕育着祖国的花朵,无处不在挥洒着育人的汗水。

在第39个教师节之际,学校在校园网主页推出“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系列报道,充分展示我校优秀教师在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上取得的系列成效,呈现他们在践行初心使命中做好老师、成大先生,勇于为年轻一代心怀“国之大者”而努力培根铸魂的奋斗故事。

希望学校广大教师以他们为榜样,把个人理想、家国情怀融入教书育人实践中、融入学校发展建设中,让尊师重教成为重庆交大的最美风尚。

严谨治学、孜孜以求、勇于开拓、坚韧不拔、甘当人梯。课堂上的旁征博引,赛场上的英姿飒爽,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教书育人使命。带着爱心和责任踏上教育的圣坛,用热情和毅力书写从教生涯最美的芳华,用勤勉和奉献奏响育人的乐章!

他,学术上执着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挑战学术的边界,成果丰硕;他,课堂上的风采让人折服,学生们为他送上了近乎满分的评价;而在课外,他又如此地让人亲近,用爱照亮学生前行的方向。他,就是重庆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正仁,一个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老师。

——题记

教书时,他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光

他连续10年担任全校理工本科生必修公共基础课《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的授课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对这门难度较高的公共基础课的兴趣,张老师一直坚持用心讲授开篇第一课,以教学理念、课程结构、学习方法、前沿应用的精彩介绍,让学生在第一堂课上就被物理的魅力所吸引。他采用“建构前文+引入新知+应用拓展”的起承转合式授课系统,帮助学生在大学物理学习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张老师擅长“循循善诱”,在教学中巧妙引导学生走入物理的世界,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例子激发学生的思考,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每当学生陷入知识困惑时,他总能给予他们耐心细致的指导,帮助学生战胜学习中的困难。在每个大学物理章节,他将与之相关的最新的国际研究前沿成果融入教学,让学生领略物理的魅力和实际应用的迷人之处,发现大学物理学习的乐趣。他将实际大学物理实验操作和创新设计两个环节引入教学实践,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掌握物理实验操作的技巧。十多年来,他坚持使用板书,对重要的大学物理知识点进行逐步推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每节课后,他及时推送授课内容和作业供学生复习和巩固。张老师每年都会修订教案,不断更新授课形式,确保教学内容与讲授方式常新常青。

课堂教学起到打基础的作用,进一步的提高和拓展尽在课外。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和发展课堂所学,他设计了来源于前沿的“新”且“发散性”的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他鼓励学生围绕特定专题写独立的专题笔记,作为自主学习和科研训练。这个过程是一个挑战与被挑战的过程,学生不断接受张老师的系列挑战,通过多次的尝试和更新笔记,逐步将课题成熟并上台演讲。在此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及时的答复,张老师有时回复学生的邮件、微信和QQ留言到凌晨两三点。经过上述环节后,进入课题小组研讨阶段,实现知识的进一步升华。在研讨课上,他邀请撰写了优秀课程专题笔记的同学进行小课题的演讲展示,其他同学就此展开讨论,张老师给予点评、指导和总结,让学生学习如虎添翼。这一系列的过程就像模拟科研的实战演习,激荡着学生的创新思维,点燃了他们的创新火光。

张老师的教学工作成绩显著,不仅体现在优质完成教学任务,更表现在他个人所教学生的优异成绩和所获得的荣誉。近年来,他指导的学生获得国家级竞赛奖4项,省部级竞赛奖2项。同时,他本人也获得了省部级讲课比赛二等奖1项,并获评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优秀指导教师、重庆市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优秀指导教师、重庆物理学会“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

育人时,他不忘初心,用爱照亮学生前行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在张老师的教育生涯中,他深感自己拥有了无数值得珍惜的幸运,因为他在求学和教学的过程中都遇到了众多令人钦佩的好老师。正是这些优秀老师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才成就了今天的他。因此,他想以自己人生中出现的好老师为榜样,引导学生成长,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这就是张老师的从教初心,这个初心使他在教书育人的路上尽职尽责,无怨无悔。

每学期他给新授课学生上第一节课做完自我介绍后的一句话总是说“我们亦师亦友,学习方面,我们师生一起进步,平时你可以把我当好友,有困难找我啊。”,随后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写在黑板上。张老师发自内心的关爱每一个学生。学生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生活上碰到了烦恼都会找张老师。学生的电话和信息,无论多忙多累,张老师都会细心回复每一条信息。有时由于工作特别忙,没有及时回复,但是,工作忙完后,张老师会第一时间回复。少数遭遇人生难题的同学,信息和电话也不能解决,张老师便会停下手头的工作,约学生出来聊聊天散散心。因此,我们经常会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看到张老师和学生聊天或散步的“风景”,有时也会在食堂看到张老师和学生共进午餐或晚餐的温馨一幕。张老师会真诚又耐心地给出自己的建议,以他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教育智慧开导学生。他常常鼓励学生,换一种角度思考,或许就会看到不同的解决方案,看到全新的未来。张老师的言语和陪伴,让学生感受到温暖与关爱,建立起了师生间深厚的信任关系。

“他总是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目前已毕业的研究生邱春桥同学如此评价张老师。“有幸跟随张老师攻读研究生是我们的福气,我们的课题组氛围非常融洽,团结互助,而且与国内外的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张老师会创造一切条件使我们课题组的每位研究生都能得到张老师和重点高校/科研院所老师的联合指导,这对我们科研能力的提升和未来的发展很有帮助。” 目前就读研二的研究生张冰雪说。 “每周的组会,至少要三四个小时,张老师会认真分析每一名学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近况,对每位研究生科研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讨论和精心的指导。” 目前就读研三的研究生李丰说,“他是真正的‘严师’,大到论文选题、实验设计、实施方案,小到论文的标点符号、文献的引用,数据、图表制作等,他都反复修改。无论多忙,他看到相关的文献,都会随时发给学生。经常在深夜十一二点,张老师还在QQ或微信回复我们的科研问题。我们每个同学的论文他都会修改3稿以上。”

张老师的教导极其简单,但其背后蕴含的是无尽的爱。他用这世间最纯粹的爱,温暖了每个学生的心灵,照亮了学生前行的道路。

学术上,他探究光的奥秘

张老师长期耕耘在人工微结构光场调控、机器视觉与3D光学成像等多个科研领域。他带领科研团队,发现了人工微结构中类量子现象的物理机制以及控制这些机制的关键参量,提出了利用类量子效应来调控光场行为的物理途径;基于量子体系的电磁诱导透明效应原理,首次构建了可实现类量子电磁诱导透明效应的等离激元共振微结构波导系统;发现了光场与几何相位超表面的相互作用机理,揭示了超表面微结构几何参数影响光场相位变化的规律,掌握了界面处相位分布与出射波波前形状的对应关系;基于几何相位超表面,实现了宽带的对入射圆偏振光不敏感的可用于拓展焦深成像的角调制逆四次轴锥透镜和超薄高集成性的可很容易使线偏振光中的左右旋偏振光完美分离,并能使其实现大焦深聚焦的多功能超表面光剑透镜等。他多次在重要国际国内会议上做大会邀请报告,作为会议负责人成功组织举办 “2023第四届西部材料大会人工微结构材料论坛”、“2020重庆市理论物理前沿学术研讨会”、“重庆市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术论坛”3次高规格学术会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项目8项,在ACS photonics,IEEE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学术论文5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荣获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川渝产学研创新成果奖二等奖、重庆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等诸多荣誉。他是重庆物理学会理事,重庆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理事,重庆纳米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重庆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

学科/教学建设和改革上,他展现敏锐的眼光

课堂上,他神采飞扬;对学生,他关怀备至;科研上,他绽放光芒。而在学科/教学建设和改革的舞台上,同样有他忙碌的奉献身影,并展现出敏锐的眼光。自2019年6月至2022年9月,他任大学物理教研室主任。任职期间,在学科建设上,他组织推动物理学硕士点申报成功,极大的激励了物理专业教师的科研工作热情。在教学建设和改革上,他和赵瑞强老师(时任大学物理教研室副主任)一起,每年组织我校参加全国大物实验竞赛成绩优异,其中2021年我校获评“优秀组织奖”;组织推动全校《大学物理》课程改革成绩优异,其成效被学校评为A级;组织推动市级一流课程(《大学物理A(I)》)建设和大学物理校级金课课程(线下混合式“金课”项目-大学物理B(II))建设(均获批);组织建成《大学物理》系列在线课程资源。这些教学建设和改革极大提高了大学物理教学成效,相关改革措施被校内兄弟院系及兄弟学校的物理学院/系效仿。他因此荣获重庆交通大学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优秀奖一等奖1次,三等奖1次。此外,他还主持教育部大学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改项目1项,发表教改论文3篇;作为负责人或主要组织者举办了“2023年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西南地区研讨暨西南地区实验物理年会”、“重庆交通大学物理学科建设研讨会”两次重要的教学会议。他目前还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物理实验专委会西南地区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以专业所长服务于全校乃至西南地区的科学人才的培养。

分享:

编辑:刘玉峰

审核人: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