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数据统计是精准掌握校园基础信息和人员情况的关键所在,为学校科学精准作出疫情防控工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学校构建了包括疫情防控信息采集专班、信息化中心、各二级信息员组成的信息统计工作组,完成覆盖全校教职员工、学生、校内常住人员、校属企业和服务外包人员的疫情防控相关个人信息。他们用高度的责任感做好信息梳理统计、入库更新,用行动诠释职责与担当,用坚持坚守筑牢校园疫情防控的“数据防线”。
一次次数据报送的背后,是工作组加班熬夜的坚持
今年3月,学校组建了疫情防控信息采集报送专项工作小组,期间抽调了党政办金晶、韦玉东,组织部代云,学工部尹作发、依斯坎旦、蒋杰,保卫处彭睿,人事处邱宇、刘超然,信息化中心张华、张腾等人员,8个月的时间里,他们没有周末轮休,24小时在线,且还要兼顾岗位本职,每逢节假日的重点时段更是他们加班加点、熬更守夜,最为忙碌的时刻。
准确开展市外来(返)渝师生员工“三公(工)”专班涉疫风险的落地核查情况、高风险区、重点地区、市内确诊病例活动轨迹等各类信息排查,是工作组的一项重要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已完成摸排30余万人次。从8月10日起,工作组又承担了一项新任务,推进“重庆校园疫情防控”小程序的应用。“一天都不落下,一个也不漏报”,3个月的时间,发布各单位填报情况通报90期,促进99%以上单位打卡率达到100%。智慧应用《重庆交通大学校内人员信息实时监测平台》,协助信息化中心完成平台基础数据,实现人员信息及核酸检测情况信息化实时动态监控管理,为快速筛选、及时管控、妥善处置特发情况,提供了数智硬支撑。
11月以来,重庆中心城区疫情形势异常严峻,工作小组的任务更加繁重,每天24小时值守,全天候收集、汇总、分析、上报疫情数据信息。“一个不漏,严防死守!”韦玉东说,这是他们一直以来的原则。每天的数据分为基础数据和动态情况两个部分,基础数据主要是统计每天的学生和教职工以及后勤部分的在校人数。动态情况部分是根据重庆疾控中心每天发布的重庆市最新疫情情况和重点风险管控区进行展开,工作小组需每天及时汇总更新数据,同时排查校内学生的渝康码状态是否有变化,分绿码、黄码以及红码、临时管控等几个层面。“每日要向上级主管部门、属地管理部门等多方上报相关数据,不同的数据报送要求不同、时间节点也不一样,必须以‘精益求精、万万无一失’的标准要求自己,保证数据准确无误。”
邱宇、刘超然先后负责涉及教职工的所有信息数据的排查,刘超然表示:“在学校已经10多天了,虽然思念小孩,但我知道自己作为党员的责任和担当”。彭睿主要负责搜集重庆疾控中心每天发布的最新疫情情况和重点风险管控区等信息,并和蒋杰先后负责3万余名学生的排查统计,这是一项数据量大又繁杂的工作,加班到凌晨1、2点是他们的常态,再晚第二天一早也要按时到岗到位。在如此密度的紧张工作氛围中,他们始终坚持按时日报且数据准确。蒋杰,今年6月份才来校工作,7月6日就被抽调到信息采集报送组,她说,这项工作必须做细,学校和家长才能放心。
一份份表格背后,是统计员“白加黑”的付出
按照“数据准、情况明、排查快”的总体思路,信息化中心快速开发了“校内人员信息实时监测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为学校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助力赋能,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屏障。
平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实现校内人数实时监测功能,做到人员底数清。平台全覆盖采集学校两校区当前在校的学生、在职教职工、劳务派遣人员、临聘人员、服务外包人员(保安、食堂)、校属企业人员、离退休教职工、家属区住户、教职工亲属以及其他人员等12类校内人员的信息,可通过平台随时调取分校区、分部门、分类型、分社区的即时数据,真正做到校内人员的底数清,信息准。二是实现核酸采样数据比对功能,做到人员应检尽检。平台每天通过核酸检测采样数据与校内人员信息进行全量比对,实现快速筛选应检未检人员,并逐一核查原因,确保校内人员应检尽检,做到不漏一人。三是实现人员轨迹即时查询功能,做到流调快速筛选。平台通过人脸识别、个人消费等校内大数据,可快速查询重点人员的校内轨迹,并可自动分析、筛出与重点人员存在时空交集的其他人员,能快速为流调溯源工作提供即时信息。
通过实时监测平台构建起校内人员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了疫情防控数据跨部门横向联通共享,打破了信息壁垒,为学校精准高效防疫提供了强有力的大数据支撑。信息化中心张华主任谈到,“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我们的数据统计要争分夺秒,才能为防疫工作提供参考。”截至11月19日,整理、校对校内各类人员信息29000多条,核实人员异常信息5000余条,每日采集人脸数据及消费数据近20万条,比对核酸采样数据3万余条,并提供校内人员统计表、人员变动表以及核酸未检统计表等12余张。
值得一提的是,11月以来,校纪委书记宋飞带领科学城校区数据专班人员,多次开会研讨疫情防控数据管理工作,深入分析当前数据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经过信息化中心的努力,校区全员大数据系统基本建成,优化完善了数据管理系统功能设置,解决了核酸漏检、人员数据不清等问题。
“数据不是一些冰冷的无意义的数字,它可以使我们及时了解疫情的发展变化,并根据数据的变化做出科学判断,合理制定学校的防疫措施。”信息化中心的张腾、赵腾龙刚刚参加工作,就碰到这样的挑战,两个年轻的小伙子在压力中迅速成长。“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们会全力完成任务。”
一个个数据背后,是二级信息员“5+2”的奉献
全校各二级学院(部)信息员是学校疫情防控数据统计工作的坚强基石,他们同样日复一日、默默无闻的付出,每次群里的一条条“收到”背后都包含着大量的信息数据统计,他们垒建起学校“防疫数据”的基石。针对后勤员工及外包食堂人员数量大、类型多、驻地复杂等难题,学校派驻人文社科中心主任施丽红和信息学院的博士研究生李豪和硕士研究生肖桥支援后勤服务中心,经过专家组与后勤服务中心上下共同努力,现已基本做到总量清、分布明、驻地实和动态更新及时到位。
数据防线是一条隐蔽的战线,为做好校园疫情防控信息报送工作,保证数据的准确、及时,信息统计组工作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用准确的数据为学校疫情防控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做到本职工作与数据统计工作两不误。他们将慎终如始,继续认真对待每一次统计报送工作,全力以赴协助做好学校疫情防控数据支撑,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