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交大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人文交大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建校70周年专栏】超级工程背后的重庆交大力量

日期:2021年12月02日 14:10 作者:宣传部 来源:宣传部 产学研合作处 点击率:




它历经了25年的酝酿,6年的筹备,承载了几代人的梦想。

它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55公里的长度,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120年的使用寿命,8级地震抗击率,6公里长的海底隧道,施工难度世界第一;连接两岸三地,集桥、岛、隧为一体,是世界最大的桥隧集群工程。

它,就是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

全中国、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里,聚焦着这个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京沪高铁等项目之后的又一世界级工程。

2018年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在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亲切会见大桥管理施工人员代表时强调:“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从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起,9年时间,3万建设者,不怕狂风巨浪,不惧严寒酷暑,用智慧和汗水成就工程奇迹,实现着大国工匠的惊世之作。这些建设者中,有一个名字叫“重庆交通大学”,上百名重庆交大人也正在实现着自己江海筑虹的“大桥梦”,他们分布在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科研、咨询等不同岗位。优秀的重庆交大人,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交出一份份完美的答卷。

港珠澳大桥的总设计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孟凡超(1978级校友),他领导的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勘察设计团队包括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全国十大桥梁人物的刘明虎(1989级校友),吴伟胜(1989级校友)专项设计负责人等精干力量,一起完成了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的总体设计和初步设计,以及全线景观设计和桥梁工程深水区段的施工图设计,并进行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海上装配化桥梁建设关键技术”的一系列科研攻关。提出了“战略性、创新性、功能性、安全性、环保性、文化性、景观性”的港珠澳大桥总体设计理念以及 “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的工业化建造方式来建设港珠澳大桥。设计的青州航道桥“中国结”造型成为港珠澳大桥的代表性标志形象,被誉为“同心桥”。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重庆交大博士生导师、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蒋树屏(1975级校友),领导上百人的科研队伍,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港珠澳大桥隧道防灾减灾”首个海底沉管隧道防灾减灾项目。

全国十大桥梁人物、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刘明虎(1989级校友),自2008年10月起,先后作为分项负责人、主管主任工、青州桥负责人、副总设计代表参与工可深化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配合等各阶段工作,还参与沉管隧道三审。被评为“港珠澳大桥建设标兵”。期间,他还设计了“中国结、海豚、风帆”索塔造型,使大桥成为地标性建筑。担任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及其它科研项目副负责人,开展了大量技术创新,并将成果全面应用于大桥建设。他带领员工克服困难、大胆创新,设计组被评为2013年大桥建设先进班组。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海怀(1987级校友),首届全国十大桥梁人物、在苏通大桥勇夺“四个世界第一”的著名项目经理刘先鹏(1986级校友),曾担任中交集团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部的党委书记,密切配合中交集团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部林鸣总经理、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一道攻克了岛隧设计施工总承包多项世界难题。

历任港珠澳大桥前期办(管理局)计划合同部副部长,部长、局长助理的高星林(2001级校友研),与领导同事一起构建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体系,成为建设项目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构建多种招标模式,以项目管理推演方式,推动港珠澳大桥招标从程序型向策划型转变,取得很好效果。撰写出版《港珠澳大桥招标策划与实例分析》一书,得到了业内和学界的赞誉;策划编撰《融合与发展——港珠澳大桥的法律实践》一书,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提供了三地合作共建共管、共享、共治的机制、标准、规则对接和方法借鉴。

中交二航局二公司是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管节预制和管内工程生产建设的主力军。该公司总经理、岛隧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的工区总经理杨绍斌(1994级校友),常务副经理杨红(1992级校友),中交二航局岛隧工程的工区项目经理杨永红(2004级校友),工区项目总工程师周光强(1994级校友)等,他们在林鸣总经理的带领下,依靠自主攻关,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世界难题,取得了多项专利,没有发生一起重大的质量事故、安全事故,以“滴水不漏”的标准要求建成了港珠澳大桥的沉管隧道。

伶仃洋一带是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大桥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江海直达船航道桥的白海豚造型桥塔,正是象征人与自然、海洋的和谐相处。海豚塔从设计、制造到滚装上船、起吊、空中竖转、横移就位与安装,每一步都充满挑战。负责吊装白海豚塔项目的总工程师是陈儒发(1991级校友)。他所在的保利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专门生产了载重3200吨的起重船以运载巨大的白海豚塔和安装钢箱梁。在保利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近2000名员工中,有1/5是从重庆交大毕业的。

“港珠澳大桥桥面铺装的难点在于钢桥面铺装。”港钢桥面铺装一直是世界级难题,对于港珠澳大桥这样的超级工程而言,更是直接决定着工程的成败。负责桥面铺装施工的保利长大和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旗下的重庆智翔公司,主要技术力量都是来自重庆交大的校友,如重庆智翔公司的现场项目经理蒋成伟(1997级校友)、副经理李林波(2007级校友研),保利长大现场项目副经理张顺先(2006级校友研)、王慧斌(2001级校友)夫妇等。

作为来自监理的代表、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交通工程施工项目的总监理工程师刘卫(2007级校友研),接受挑战,克服界面接口复杂、工期紧张等多种困难,全过程完成了多专业、多系统集成的交通工程的监理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杰青,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周建庭率领精干团队负责了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钢-混组合梁部分的数值模拟分析和施工线形控制,展示了优质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为钢-混组合梁在整个港珠澳大桥中实现最早最快合拢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障。

港珠澳大桥上处处可见重庆交大校友的身影,管理局原副总工程师方明山(1987级校友)、原计划合同部副部长戴建标(1994级校友)、营运发展部部长张鸣功(2006级校友研)、养护运维部胡银洲(2002级校友),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钟纪楷(1994级校友),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监办副总监但远(1995级校友),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部工程部长游川(2005级校友),中交一航局CB03合同段项目常务副经理张连江(1994级校友)、SB04合同段副总监理工程师邢乔山(1997级校友)、西安方舟监理公司原董事长李良(1979级校友)、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的原总经理张焕新(1986级校友)、保利长大公司副总经理兰青(1990级校友)、保利长大三公司总经理毛磊(1993级校友)、中交四航院副总经理肖玉芳(1994级校友),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西岛项目部技术骨干刘明(2006级校友)等,都是重庆交大的校友。还有一大批默默奋战在港珠澳大桥的年轻技术骨干,无法计数,他们以创造一批批推进交通现代化进程的科研成果,攻克一项项架桥铺路、治河筑港的技术难题,诠释和践行着“明德行远,交通天下”的校训精神,以勇气、担当、协作,煅造着打上交大烙印的工匠精神、铁人精神、科学精神、奋斗精神和实干精神,深海筑路,坚守匠心,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奉献青春和热血,体现了超级工程的重庆交大力量。

分享:

编辑:徐洁

审核人:白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