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交大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人文交大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十佳教师系列】王林峰:良师益友一路同行

日期:2021年03月24日 15:00 作者:2020级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研李巧慧/李美澳 来源:宣传部 点击率:

王林峰(左一)和同学们在一起

王林峰,河海学院岩土与地质工程系教师,主要从事岩土与结构工程、地质灾害减灾理论与控制等方向的研究、教学和设计与咨询工作。从2002年到2020年,从本科到研究生再到从业,王林峰在重庆交通大学度过了近20年。近20年的在校生涯对他意义重大,也让他从“王同学”变成了“王老师”,直到如今更多学生口中的“峰哥”。

勤奋工作严谨治学

王林峰对他的学生而言是益友,但并不是一个毫无底线的“软脾气”,他只是将高标准和严要求都放在了对治学的追求上。对王林峰而言,学习和工作是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他工作日在办公室“早八晚十”已是常态,周末更是经常在学校度过。在他看来,比自己年龄大、成就高的教授都始终努力工作,自己应当更勤奋、努力才对。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打乱了王林峰和学校的19位老师一起去意大利学习的计划,但这并没有打消他学习的热情。大年初二时,他便戴上口罩全副武装地来到学校实验室,继续投身科研事业。

面对学生的学业问题,一向好脾气的王林峰没有丝毫含糊,坚持每周都要开一次组会。每到周末,准时守在电脑跟前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已经成为王林峰不变的流程。这种勤奋和敬业的态度不仅影响改变了他的学生,也让王林峰获得了不小的学术成就,包括省部级教学奖励1项、校级教学奖励9项,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出版5部专著等。名师出高徒,在2019年和2020年里,共有3名王林峰的学生获得了校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

亦师亦友教学相长

“学校之外的时间,我们都喜欢叫他‘峰哥’,显得比较亲近。”今年读研三的程平说,“我们有什么烦心事都会告诉他,就连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什么麻烦也喜欢向他请教。”程平是王林峰带的硕士学生,在他看来,比起略显冰冷的“上下关系”,他和王林峰的关系更像是好哥们儿。自入学以来,王林峰每次与程平交谈时,都会习惯性使用“谢谢”“麻烦”“请”等礼貌用语,这让程平在感动的同时也深受裨益。

除此之外,王林峰在带领学生出差时,还会在完成任务后请他们去附近的红色景点看看,例如重庆著名的白公馆、渣滓洞等。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王林峰始终不忘自己的初心,他希望这些革命历史不仅存在于课本里,而是更多地存在于年轻人的头脑里、心里,能给予后人更多地启迪。当然,这其中也饱含了一些王林峰的“私心”——“我希望我的学生在见证过这些历史之后,能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厚积薄发蓄力前行

获得“最受学生欢迎十佳教师”这一称号对王林峰而言,算是一个意外之喜,在此之前他从未想过自己能得这个奖,就连最初报名也只是被同事推荐后抱着尝试的心态进行的,更别说在二轮投票中以2400余票的超高票数登顶榜首了。

“我也没想到,”王林峰有些害羞,“后来才知道,这些票很多都是已经毕业的学生投给我的。”他开玩笑地表示,这都是他从业十多年来打下的“群众基础”。亲近的朋友、严谨的导师、敬业的老师,这些代名词不仅是学生眼中的王林峰,更是生活中的王林峰。获奖之后,欣喜和压力并存,但在王林峰心里占比更大的无疑是在学术研究上更上一层楼的动力:“获奖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在获奖之后取得更高的工作和学业成就才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分享:

编辑:徐洁

审核人:陆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