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豪(左一)
李志豪的创业故事有点长,本科在安徽建筑大学就读的他,就已经有了创业的想法。“我参加过创业的培训,卖过电信卡,还和学长一起合伙送过外卖。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问题逐渐开始困扰着我,就是这些项目的受众都只有学校里的学生。”李志豪解释道,这样的消费群体特别单一,而且门槛很低,基本可以说是人人都能干。“难道我这么辛苦考大学,就是为了在学校里卖电信卡和送外卖吗?”随着学业的逐渐繁忙,李志豪也就慢慢搁置了创业的打算。
2018年,李志豪选择回到家乡报考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遇到了现在的导师。“老师们想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成实用产品,正好我本科参加过这方面的培训,就结合自己曾经的知识与经验,在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下开展了创业的项目。”在李志豪看来,重庆交通大学创新创业氛围浓厚,老师提供了自己所需的资源,是学校氛围和老师帮扶共同助力他走上了创业这条路。
李志豪,土木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研究生。他2018年开始准备创业,2019年6月正式注册公司,开始企业化运营,同年10月参加学校第七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二等奖。2020年9月参加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荣获重庆赛区铜奖。
“困难、挫折与失败助我成长”
即便有了本科时期创业的经验,李志豪在新的创业期间仍然遇到了不少困难:“创业初期,我们最大的难处是公司财务方面的工作。那段时间公司每个月的财务报表都是我们自己来做,但我们不是专业人士,做起来特别吃力,甚至会事倍功半。”后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志豪和他的团队找到专业的财务公司,把这部分工作内容外包给了他们。“这样公司财务工作专业又规范,我们自己也能更轻松。其实在创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参与的工作类型涉及到不同的方方面面,但并不是每一样都需要我们亲力亲为。对于非核心、自己又不太了解的工作,及时外包给其他公司来节省时间精力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019年6月,李志豪在导师的指导下注册公司,商业法定名称为重庆致径路面材料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各类工程建设活动,包括路基路面材料、交通标志标线材料研发与销售、技术服务等。“作为一名大学生创业者,一定要足够了解自己创业的领域,同时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谈到如何平衡学习与创业的问题时,李志豪表示,研究生只有第一年有课程安排,之后的学习内容都是完成研究和撰写毕业论文。“公司的业务和我的专业相关,所以有时候我既是在完成公司的项目,也是在进行自己的研究。”
“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我一直都觉得创业成功有三个要素:资源、平台、团队。在我们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大家都做自己擅长的事,自然效率是最高的。”李志豪回忆道,有一次他们把比赛的截止时间记错了,整个团队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工作了一个通宵,终于在最后关头把相关资料交了上去。“这是我一个人绝对做不到的,所以创业中有一个好团队、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可以让每个人都获益匪浅。”
在李志豪看来,创业的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还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它可以帮助创业者排除交流障碍,化解交往矛盾,增加成功机会。“在团队中我负责和外面公司对接,出去施工时也是我负责和工地的负责人交流沟通,我基本都会和合作过的人保持一个好的关系。”当人脉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李志勇发现工程圈并不大,自己基本上是和同一批人合作。“这个时候如果能和他们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话,就能避免很多问题,同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