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之所向,无远弗届;行之所至,天下为通。2025年11月8日,“志图山海·交通天下”重庆交通大学“行远”研修班在苏州顺利召开。学校原党委副书记郑旭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勇,各地方、行业校友会负责人、校友企业家代表、学校融合创新研究院、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等70余人,齐聚姑苏古城,以深度研讨凝聚共识,以资源共享共谋发展,为“母校-校友”发展共同体建设注入新动能,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探索新路径。
致辞寄望:赓续初心聚力同行

重庆交通大学校友会副秘书长、产学研合作处处长吴磊在致辞中向校友们长期以来的鼎力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他表示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历届全会精神,传承“两路”精神,着力构建“母校-校友发展共同体”,在广大校友支持下实现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办学跨越式提升;校友会是校友情谊纽带与校地企协同平台,期望以本次研修班畅通沟通渠道、深化协作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呼吁大家传承“甘当铺路石”精神,将所学转化为助力发展的实际行动,实现个人价值与母校发展同频共振。
白皮书发布:凝聚共识焕新生态

会议由学校党委委员、校友工作委员会委员王祥林主持。王祥林向与会的专家、校友表示欢迎,并发布《“母校-校友”共同体建设白皮书》。白皮书以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为背景,立足母校与校友共生共荣的关系,梳理校友会发展历程,总结地方与行业校友会建设成效;广泛宣传杰出校友在各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展现校友风采,弘扬榜样力量;明确共同体建设的战略蓝图、顶层设计、工作理念与实施路径;以情感为纽带、事业为驱动、发展为目标,助力校友力量融入学校发展。其发布标志着学校校友工作进入新阶段,这既是理念宣导,更是行动号角,必将引领学校与校友携手迈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
学科深耕:厚植“双一流”引领力

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张学富作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发展报告。他从发展近况、教育革新、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共书新章等5个方面介绍了“双一流”学科建设情况,详细阐述了“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举措、阶段性成果与未来规划,期待广大校友在人才培养支持、科研创新协同、资源平台共建、基金与奖励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助力母校“双一流”学科建设。
研途进阶:同等学力助力成长

继续教育学院袁纲副院长介绍了由研究生院与继续教育学院联合推进同等学力申硕项目,为校友职业发展突破瓶颈、拓展空间提供了优质渠道。袁纲阐述了同等学力申硕项目的核心内容、学校优势与报考细节,彰显了学校服务校友终身学习的诚意与实力,是深化校友发展助力体系、为校友成长保驾护航的重要举措。
实干传声:研修校友传经送宝

“行远”研修班代表上海道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兆启,重交智安(浙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恒,广东校友会秘书长肖文,苏州校友会副会长、致良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茂技,结合亲身行业实践,分享与母校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协同创新故事。校友们虽然行业领域不同,但均以母校培养为根基,在各自领域深耕发展——深耕汽车与智能网联领域,以企业化模式运营校友会,搭建数字化小程序平台链接数万校友资源,推动跨区域资源共享与合作;聚焦交通行业终身教育,打造覆盖智慧交通、智能建造等垂直领域的线上线下培训体系,助力行业人才技能升级与技术迭代;深耕路桥领域数十年,挖掘行业优质人才资源,搭建校友间技术交流与感情联结的坚实桥梁,推动母校技术成果在地方行业落地;立足工程建设领域,在企业发展中践行社会责任,同时积极支持母校招生与人才培养工作。服务校友无止境,回馈母校终有时,他们以实际行动反哺母校,展现了卓越成就与“感恩反哺”的深厚情怀,印证了共同体的强大活力。
协同布局:校企联动共筑新基

融合创新研究院建设发展研讨会由学校科技处处长徐向阳主持。
融创赋能:共谱交通发展新篇

“两路”精神与现代人文融合创新研究院深挖红色文化时代价值,以践行传承“两路”精神为核心,培育“交通+文化”增长点,构建传播阵地与理论体系,为工程建设注入人文内涵;现代水利水运科技创新研究院聚焦水运工程智能化升级与生态化治理,推动自身优化升级,更新人才与知识结构,促进交叉融合创新,助力传统水运向智慧绿色转型;交通新能源材料与装备研究院攻克新能源在交通载具及基础设施应用中的材料、装备适配难题,突破新能源材料、装备及标准瓶颈,打破垄断,服务交通低碳发展;交通机器人创新研究院推动机器人技术布局五大交通机器人方向,打造产学研用生态,融入交通建造、运维全链条,提升工程效率与安全性;通道经济产业发展创新研究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探索交通干线带动区域经济的“交通 +”新模式,赋能地方发展;轨道隧道管道综合交通工程技术融合创新研究院破解地下与多维交通技术融合难题,开展前沿研究,培育新质生产力,优化综合交通系统。系列分享充分展现学校面向国家战略与行业未来的科研实力,也为校友企业、地方校友会参与科研创新、共享成果转化搭建了精准对接平台,深化校地校企协同共赢。
研院启新:共筑发展共同体

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勇总结道,重庆交通大学为突破现有以学院为单位的学科壁垒与行政壁垒,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先行先试布局 6 个研究院。这一举措聚焦产业资源联动,通过跨界合作打破校内界限、对接行业实际需求,使科研紧扣行业痛点;推动技术创新与机制优化,涵盖数字化、智能化研究及审批流程简化,提升科研效率;立足长远,探索交通方式升级与未来形态发展;促进学科交叉、科教协同与产教融合,构建多元协同生态。他希望研究院能突破传统思维,成为学校科研的“试验田”与“新引擎”,并呼吁校友加强精准合作,推动成果落地,实现母校与校友共同成长,为学校与交通领域创新注入持续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