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时政要闻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七秩芳华同心筑梦 四海校友交大归航——重庆交通大学2025校友秩年返校文化节落幕

日期:2025年10月19日 17:30 作者:产学研处、宣传部、各学院 来源:产学研处、宣传部、各学院 点击率:

数载春秋砥砺行,今朝归来仍少年。2025年10月17-19日,重庆交通大学“志图山海 交通天下”2025校友秩年返校文化节在南岸校区隆重举行。学校党委书记宫辉,副校长杨胜发,党委常委、土木学院党委书记冯瑞胜,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教师代表,从祖国各地返校的驾驶82级、轮机82级、运管91级、建管91级、港航95级以及01级桥梁、道路、港航、水利、资环、车辆、造价、材料、机械和测绘11级等专业校友及家属,“重交情”校友社学生代表,共计近700人参加活动,共赴这一场阔别已久的山海之约,生动诠释了母校与校友之间血脉相连的深厚情谊与共同的价值追求。

道一声“欢迎回家”,叙一场母校情谊——纪念大会温情开启

18日上午,文化节纪念大会在学术交流中心举行。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宫辉,校友总会秘书长向中富,党委常委、土木学院党委书记冯瑞胜,受邀教师代表莫笔生、韩雪峰、余成尧、严峻、曹智翔、何寿奎、王祥林、周世良、郑涛、林孝松、马在亮、李华蓉,产学研合作处处长、校友会副秘书长吴磊,河海学院院长梁越,航运学院党委书记周德贵,智慧城市学院院长陈坚,经管学院党委副书记吉孟君,全体返校校友,齐聚一堂,畅叙情谊,共同见证这一温情时刻。会议由“重交情”校友社杨天怡和杨梦珂主持。

宫辉书记向荣归母校的校友们致以热烈欢迎与诚挚问候,盛赞校友们砥砺奋进,在各自岗位上成就斐然,已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材,中流砥柱。宫辉重点介绍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面向未来,宫辉强调学校正立足前沿科技,已成立现代水利水运、交通新能源材料与装备、交通机器人、“两路”精神与现代人文、通道经济产业、轨道隧道管道综合交通工程等六大融合创新研究院,并在无人机、智能机器人、悬浮隧道等前沿领域取得突破。下一步,学校还将围绕“数智化、生态化、人文化、国际化”推动学科专业转型,构建“五大学科群”,打造未来交通学科新生态。他呼吁广大校友积极发挥桥梁作用,汇聚行业资源,参与学科共建,与母校携手打造母校-校友融合发展共同体,共铸辉煌未来。

校友总会秘书长向中富表示在广大校友的支持下,校友会已初步构建起校内校外联动的校友工作网络体系,并始终秉持“沟通、服务、发展、共赢”理念,以打造“母校-校友”发展共同体为核心,着力完善校友团聚支持、发展辅助、日常活动三大工作体系建设,未来将持续深化产学研用融合,为校友事业发展提供强劲支持。向中富强调,母校与校友间的纽带不仅是组织机制,更是精神情感的传承。无论岁月流转、征途漫长,无论春风得意还是历经沧桑,母校始终静候校友归航。

教师代表韩雪峰为校友们在交通一线取得的卓越成就深感自豪。当年青涩学子,如今已成为攻克重大工程难题、推动行业发展的栋梁,这份成就为母校赢得了无限荣光。韩雪峰深情寄语,希望校友们不忘初心,坚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奋斗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以无畏的勇气和不懈的努力,为交通事业的发展再立新功、再谱华章。

校友代表向教师代表敬献鲜花,芬芳的鲜花,凝结着学子深藏心底的感恩;灿烂的笑颜,定格了师生重逢的动人瞬间。这一刻,绵延数十载的师生情谊在鲜花与笑脸中交融,随岁月长河而愈发醇厚。

时光交响,赓续传承。资环01级校友应盛,分享了毕业后求索创新的实践成果,感恩学校给予的专业知识启蒙,激励他敢于尝试、勇于挑战,始终保持对世界的好奇与善良;建管91级校友郑杰,描述了前十年在一线工程建设中积累的经验,后二十年投身水运建设的故事,每一个重大项目的背后,都凝聚着交大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搏精神;驾驶82级校友潘绍龙,回顾了读书时期的青春岁月,由衷感谢昔日恩师的谆谆教诲,分享了校友们深耕航运几十年的精彩故事,展现了交大人如山岳般沉稳的责任与担当。三段跨越时空的奋斗诗篇,深深激励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与校友,引发广泛而热烈的共鸣。

在捐赠鸣谢仪式上,桥梁01级校友代表孔祥岁、赵天翔、柴春阳、代钰、陈婷向“顾安邦名师基金”捐赠善款,支持土木学院助教兴师、助学兴才,助推学院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冯瑞胜书记和吴磊处长接受捐赠并鸣谢!

82级轮驾校友代表刘新友、谢国泰向学院捐赠“守望启航(长江锚)”纪念碑,这只1954年便服役于“东方红号”的长江锚配上特意为纪念碑撰写的《轮驾之歌》承载着航运学科的精神传承,体现了校友们的深厚情谊。周德贵书记和吴磊处长接受捐赠并鸣谢。

82级校友刘克勤、毛春波、许必高、何学国深情朗诵《轮驾之歌》。

“重交情”校友社精心准备了原创诗歌朗诵《重交情・交心桥》,致敬师兄师姐的奋斗征程,传递出全校师生期盼游子“常回家看看”的深切呼唤。随后,在校友社的带领下,全场共同唱响饱含母校记忆的歌曲《长江南岸七公里》,悠扬的旋律化作真挚的音浪,激荡起所有交大人心底共同的记忆。

沐一场“两路”精神,逐一回青春赛场——校友文化节精彩纷呈

“两路”精神育人园,在旅传学院宣讲团成员的带领下,校友们通过沉浸式展陈深入了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内涵。珍贵的历史资料、生动的影像记录和实物展品,再现了新中国交通建设者在极端艰苦条件下修筑川藏、青藏公路的壮丽史诗。在厚重的历史实物与珍贵的影像资料前,大家驻足凝视,重温学校与祖国交通事业同频共振的峥嵘岁月。“两路”精神跨越时空,再次激荡起所有人心中的使命感与自豪感。

“这是我们毕业那年在图书馆前的合影。那时候,我们总说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如今看到母校培养出一代代优秀人才,将我们当年的理想薪火相传,作为交大人,是我这一生最值得骄傲的事”校友们感慨。在校友社志愿者的讲解下,校友们沿着学校七十余年的发展脉络,重温办学历程;在熟悉的校园场景与历史物件前驻足交流,追忆求学时光,深刻感受到母校深厚的历史积淀与蓬勃的发展活力。

活动当天,相关学院分别组织了师生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情感交融。土木学院重现“课堂点名”,学院领导、师生齐聚,恩师名录满载回忆,并就行业趋势与学科发展进行了探讨;河海学院校友捐赠“学问如川 至善至深”书法作品,并深度探讨学科发展、支部建设等议题;机电学院举行“思想政治教育共建基地”挂牌仪式,进一步拓展校友参与学院育人工作的实践路径;经管学院举办“归家·茶话·忆年华”主题座谈,校友们在茶香氤氲中畅叙往日情谊、分享职场感悟,并为学院人才培养建言献策……

盛会终有期,情谊永绵长。这场以“回家”为名的盛会,在深情的旋律与温暖的祝福中缓缓落下帷幕。它不仅是往昔青春的温馨回响,更是迈向未来的响亮号角。以情为纽带,以发展为共识,全力构建“母校—校友”发展共同体,深度融合学校科教资源与校友行业力量,努力实现情感共鸣、事业共创、价值共享的良性循环。交大人将以此为新起点,同心同向,让“明德行远,交通天下”的旗帜在时代的浪潮中高高飘扬。今日相约七秩母校,明日共赴交通天下!


分享:

编辑:刘玉峰

审核人:叶勇 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