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重庆交通大学教师队伍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默默耕耘于三尺讲台,以学识启迪智慧,用爱心温暖心灵。他们不仅是传授知识的“经师”,更是涵养德行的“人师”;他们用言传身教努力为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栋梁之材。
今天,四名教师代表逐一分享教书育人的故事感悟,用心用情传递师者躬身教书育人的光与热。让我们向辛勤耕耘的交大教师致敬,感谢他们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和仁爱之心,书写出一幕幕教育领域的动人篇章。
恪守教书育人初心 甘当学生成长的“铺路石”
一线教师代表、师德模范、经管学院王勇教授用教书育人的一个个实例、一份份耕耘谈到,面对学生,我始终相信“材各有异、教亦不同,因材施教、皆可成器”,始终秉持“因材施教、分类卓越”的培养理念,坚持传递那根隐形的“传帮带”接力棒。正是这种生生不息的传承,让教学与科研充满了温度,也让每一个学子在集体中扎根,在互助中走向卓越。
“恪守教书育人初心,甘当学生成长的‘铺路石’”——这沉甸甸的十七个字,诠释着交大教师最深刻的坚守,意味着在科研攻坚时甘为人梯,在人生迷惘时愿作灯塔。愿我们永远以谦卑之心铺路,以虔诚之态传承,见证每一个青年学子驶向辽阔未来。愿交大教师们永葆教育初心,以热爱育热爱,以“铺路石”精神持续书写立德树人的育人新章。
躬耕教坛守初心 智创未来育新人
“感恩同行,是交大之力托举着我们创新的梦想;守正创新,是数智之力赋予了我们润心育人的活力”。获奖代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姚阳教授说,是学校包容与创新的研学氛围,涵养了教师深耕教学改革、推动教学创新的坚定决心,让我们深知:技术是“器”,育人是“本”,系列创新实践,必须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应“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时代使命,让数智之力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与终身发展。
“教育如田,精耕细作才能满仓;创新如舟,同舟共济方能破浪!”我们既是数字教育的探索者、实践者,更是教育初心的守护者、传承者,让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将个人成长融入学校发展,让团队奋斗汇入教育事业,在培养时代新人的征程中,让重庆交大的名字在教育强国的蓝图中愈发闪亮。
启明·渡人·掌灯
“启明:以心灯,点亮信仰的坐标”“渡人:用温度,摆渡生命的河流”“掌灯:让修行,照亮永恒的征途”,荣休教职工代表邱礼会用3个小标题讲述了30余年辛勤工作,见证学校发展壮大、引育学生成长成才、涵养师者温润品质的故事,她说,交大教师的责任,源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奋斗,源于“明德行远、交通天下”的校训,源于深夜办公室的长明灯火,更源于一代代交大人生生不息的育人初心。
“讲台虽小,却托举着万千梦想;粉笔虽轻,却勾勒出民族未来的模样。如今,我虽离开工作岗位,但教育的火种永远不会熄灭,我始终坚信:教育是把智慧的灯点亮,是爱与被爱的双向奔赴,是渡人渡己的不断修行!”
勇攀高峰 展望未来
新教师代表、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邱俊澧老师悉数分享了入职以来所获荣誉与所得成长,并谈到,“入职以来,我进入了富有战斗力、凝聚力的团队,老师们的卓越能力水平和高昂事业热情给予我压力和动力,让我在见贤思齐中不断努力突破自我。”
邱俊澧说,是母校的沃土滋养了我的成长。展望未来,“明德行远、交通天下”的校训与“两路”精神的灯塔将为年轻教师指引前行方向。“让我们以教育家精神为笔,以青春热血为墨,在教育教学中立德树人,在科研攻关中勇攀高峰,将个人理想融入交通强国的时代浪潮,携手书写属于重庆交大人的新时代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