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抵达拉萨,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并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要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坚持严管厚爱统一、激励约束并重,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奋发进取、担当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雪域高原,同各族各界干部群众深入交流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注入了强大动力、指引了奋进方向。重庆交通大学是“两路”精神的弘扬者、传承者、践行者,与西藏及其沿线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领导干部们纷纷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藏重要讲话为遵循,积极投身国家及地方山区腹地重大重要工程项目建设,持续深入传承弘扬“两路”精神,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优势、感恩奋进,以交通人的胆识、担当和作为,为扎实推动区域现代化发展,助力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任海涛:时隔4年,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抵达拉萨,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新时代以来,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充分印证了党的领导是西藏繁荣进步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西藏发展的强大基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西藏团结进步的重要法宝,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作为交通行业类高校,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就要不断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师生信仰根基;传承弘扬“两路”精神,培养德才兼备、忠诚担当好干部;促进各民族师生交流融合,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凝聚奋进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勇: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西藏时强调,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作为一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我将深入学习领会、准确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藏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在大力推进“两路”精神创新传承,有力促进“两路”精神与老西藏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等一体发力,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学校特质文化建设和理论阐释上加大力度,为构建和传承交大精神谱系奉献力量。
纪检监察室主任邵旭平: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的生命线和根本保证。西藏肩负着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确保边疆巩固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将着力巩固提升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将其转化为作风建设常态长效机制,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校园风尚。要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以风腐同查同治铲除风腐问题滋生的土壤条件。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不断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持续净化政治生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才能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才能确保党的治藏方略落地生根。
发展规划处处长蔡晓禹: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藏重要讲话精神,发规处深感使命在肩。我们将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将其核心要义深度融入学校“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与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系统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力推动土木、水利、交通等优势学科向绿色化、智慧化转型,聚焦极地极端环境基础设施、边疆交通韧性提升、国家水网安全等关键领域,主动服务保边固疆、交通强国等国家战略,引导科研力量参与雅下水电工程、川藏铁路等西部高原重大工程,培养立志扎根边疆、奉献高原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谱写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产学研合作处处长吴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藏重要讲话精神,深刻体会到作为交大人所肩负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我们应加大“两路”精神传承弘扬力度,充分发挥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势,与西藏相关单位加强协作,紧密围绕雅下水电工程、川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聚焦高寒高海拔环境下道路、桥梁、隧道建设管理与养护等,推动科技创新与国家战略需求精准对接。应积极发挥学校理事会、校友会、基金会作用,激发广大西藏校友与全国各地校友合力,凝聚校地、校企合作共识,推动组建多学科联合攻关团队,促进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在雪域高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科研真正成为高原建设的“破冰斧”;要用心讲述交大人扎根雪域高原的感人故事,传播新时代交大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正能量,引导广大师生在实践锻炼中磨砺意志、增长才干,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高校的使命担当与积极作为。
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冯瑞胜: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藏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方向,也让我们交大土木人倍感振奋。眼下,雅下水电、川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正加快推进,这正是我们投身一线、贡献力量的时候。这些工程不仅助力西藏发展,也将促进民族团结,意义深远。我们将继续弘扬“两路”精神,紧跟项目需求,推进技术创新,为西藏建设贡献“交大方案”。同时,积极培养既懂技术、又愿扎根边疆的优秀人才,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持续注入交大力量。
交通运输学院院长刘唐志: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视察时强调,要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雅下水电工程、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作为交通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为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学院正全面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改革,推进课程体系革新,重构跨学科课程模块,将人工智能、低空交通、自主无人交通系统、交能融合、韧性规划等前沿内容深度融入专业核心课程。我们将着力强化“数智赋能”教育,开设产教融合专题实践项目,推动科研反哺教学;同时,将“两路”精神融入思政教育课程,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与家国情怀,致力于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创新型、复合型卓越人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吴成国: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雪域高原,在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重庆交通大学作为一所因“两路”而生、因“两路”而兴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组织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耕“两路”精神研究,依托西藏丰富的“两路”文化遗产资源,持续开展“两路·一梦”青年寻访活动,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微宣讲”“口述史采录”等形式,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引领青年学子传承弘扬“两路”精神,主动服务交通强国战略,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切实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旅游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徐园媛: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视察时强调,要把民族团结、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贯穿西藏发展的全过程。这让我认识到,弘扬“两路”精神,不只是铭记历史,更要将其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在学习中汲取信念力量,在工作中秉持担当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让“两路”精神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把个人奋斗融入民族复兴伟业,把专业所长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无论是服务西部发展、推动交通建设,还是讲好西藏故事、促进民族团结,都应当以“两路”精神为指引,涵养家国情怀,勇于开拓进取。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务实的行动传承弘扬“两路”精神,在助力交通强国、文化强国、教育强国的宏伟进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庆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正处级组织员刘增福: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西藏视察重要讲话,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擘画了宏伟蓝图,为准确把握区域发展与国家战略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水利水运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我们倍感责任在肩、使命光荣。雅下水电工程是保障西南能源安全、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棋眼”,其建设面临高海拔复杂地质条件、生态敏感区施工等世界级技术挑战。西科所将聚焦雅下工程重大战略需求,针对超高水头工程泥沙问题等关键领域全力攻关,推动科研成果“精准滴灌”;将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协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科研报国”的实干实绩为工程安全高效推进、西藏长治久安与高质量发展注入力量,为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图书馆馆长石超峰: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的深切嘱托,为我们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提供了根本遵循。典籍资料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独特使命,应积极整理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等珍贵文献,引导各族群众在历史深处汲取认同的力量。我们将坚守文献阵地,深挖整理、精研传播,以文献之泉滋养认同之根、民族之魂,为雪域高原的现代化征程提供深厚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