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重庆交通大学第二十九期青年学者学术前沿交流会在南岸校区2919会议室举行。航空学院青年学者李莹、旅游与传媒学院青年学者吴艾凌分别作专题报告,分享了航空复合材料领域与旅游管理领域前沿探索与实践成果。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宫辉,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钟建川,党委常委、副校长董绍江,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海涛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上,航空学院青年学者李莹聚焦先进航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在飞行器结构中的应用,介绍了在极端环境下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最新研究进展。李莹表示,通过定量表征界面脱粘等机制,团队提出损伤演化规律,建立了界面结合强度模型,系统研究了力热耦合下聚合物复合材料损伤演化及失效机理,探究建立了无拟合参数的系列温度相关性强度模型,实现了高温力学性能准确预测。针对性能预测难题,李莹介绍了发展数据机理协同驱动的机器学习模型研究成果,并介绍了团队开发的预报监测软件系统在航天、汽车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旅游与传媒学院青年学者吴艾凌作《旅游目的地管理与旅游疗愈研究》专题报告。报告聚焦旅游者心理与行为等方向,用情景实验法分析了自媒体报道偏差对灾后目的地游客到访意愿的影响,及在线社区互动中自我认同等因素对公民行为的作用。在幸福感研究中,吴艾凌通过追踪调查等验证享乐适应理论,证实了环保行为对提升幸福感指数的正向作用。吴艾凌还深入探究了目的地品牌形象塑造与营销策略,提出感官营销等策略,并表示,下一步将围绕拓展旅游疗愈等方向,深化跨学科融合,推动疗愈旅游理论与实践创新。
交流环节,与会学者深入探讨了复合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应用前景及旅游疗愈的实践路径,提出了诸多创新性建议。
“什么是科学研究?那便是寻得一道门,探入一座花园,进而梳理其结构,最终将之呈现于世人眼前。”宫辉书记形象总结了科研的本质,强调科研不仅是发现未知,更要胸怀天下,将未知转化为可知,服务社会、造福人类。宫辉充分肯定了两位青年学者的科研成果,鼓励学者们紧扣国家战略需求与学科前沿,做人工智能时代的新科学家、新科研工作者、新教师,锚定目标,勇攀科研高峰,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