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上午,香港特别行政区嘉诺撒圣马利书院师生代表一行到访重庆交通大学,以聆听讲座、沉浸式了解学校发展史等方式深入开展公民科内地考察交流。此次考察交流活动,是“渝港”两地深化教育合作、共促科技创新的一次重要而生动的具体实践,通过专题报告与实地参访,香港学子深切感受到国家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与“两路”精神的时代传承。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官员、重庆市教委港澳台办代表,重庆交通大学侨台港澳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共同参与此次交流活动。
“在这充满生机的美好时节,我们迎来了美丽年轻的香港客人!”主旨报告交流环节,宫辉以《未来交通图景描摹》为题,通过互动问答、生动案例和前沿科技展示,为香港学子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交通科技盛宴。
“从香港到重庆有哪些交通方式?”“中国目前公路总里程是多少?”报告伊始,宫辉以一系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结合自己同“AI助理”的研究成果,从历史脉络、技术革新到人文关怀,层层剖析了交通领域六大谱系——“能源动力、材料、速度、空间、形态与学科”,并通过对比1公斤汽油与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展示镁合金自行车轻量化突破等实际有趣的案例,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复杂的交通科技转化为趣味性课堂对话,现场学生频频点头微笑,认真记录讲座要点。
谈及未来交通,宫辉用清晰的逻辑框架,从基本特征、创新样态、典型场景三大维度系统勾勒出未来交通的全景蓝图。宫辉表示,未来交通将围绕智能化、绿色化、集成化、个性化、人本化五大核心特征,全面回应人类对于“安全可靠、高效便捷、互联互通、经济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出行需求;在体系构建上,将通过“五元多重”协同机制、“五式联运”并进方式、“五维融合”支撑体系、“五化驱动”创新源泉四大维度重塑交通新样态。
关于未来交通应用场景,宫辉描绘了一幅幅令人震撼的未来构想画卷:超高速磁浮列车实现“千里一日还”、空天飞行器贯通低空交通走廊、悬浮隧道连接跨海城市群、极地装备开拓冰雪运输线、星际技术叩响深空探索之门......一系列构想让在场学子眼界大开,仿佛置身于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世界。宫辉还向同学们介绍了重庆交通大学在智能交通领域的科研成果。报告尾声,重庆交通大学原创宣传片《未来交通智通天下》将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穿梭云端、深海隧道连接城市等生动画面真实呈现于师生眼前,将学子们的想象力推向全新的维度。
精彩的讲座后,香港师生分组参观了重庆交通大学校史展览馆与“两路”精神育人园。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深入了解“两路”精神的发展历程和一代代重庆交大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故事,深深触动了香港学子。
重庆交通大学将持续发挥学科优势,深化与香港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交流,搭建青年人才培养平台,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开展爱国主义实践教育过程中书写渝港合作、互利共赢的崭新篇章,为扎实推动交通强国、教育强国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