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清晨,重庆交通大学南岸校区明德楼2919会客厅举办了第二十期青年学者学术前沿交流会。会上,交通运输学院青年学者彭佳、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青年学者操兵分别作学术汇报。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宫辉,党委副书记郑旭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铭,党委常委、组织部长任海涛,党委常委、党政办主任杨既福出席交流会;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院、交通运输学院、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交流。交流会还吸引了约20位来自不同学院和专业的青年学者前来参加,大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学术发展的最新趋势,分享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广袤的地形、密集的弯道、频繁的交通磨损以及多雨的天气,共同导致了道路滑顺性不足,已成为山区道路安全面临的最严峻挑战。”针对工程实际,彭佳介绍了自己在材料和力学特性方面对道路抗滑性能的新认知,通过创建“轮胎-流体-路面”三体耦合抗滑模型,验证抗滑预测的准确性,为道路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彭佳还从弯道路面抗滑性能的作用机理出发,揭示了车辆侧滑的高风险性,对不同磨损状态下车辆滑移模式进行了风险评估,还对不同路面抗滑恢复处理措施进行了仿真分析,从数值分析角度验证了该项措施的有效性。展望未来,彭佳计划尝试构建山区公路弯道智能安全系统,深化动力锂电池运输安全保护技术研究。
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青年学者操兵谈到,齿轮是装备制造业和国防工业中极其重要的关键基础件,目前仍存在设计方法难以保证啮合性能等问题。操兵聚焦齿轮传动问题,提出了舰船、直升机等装备空间传动系统关键零部件几何设计方法与性能高效分析方法,成功提高了设计的精确度和效率。此外,操兵还提出了变厚齿轮精密磨削技术,使得常规磨齿机能够实现高精度加工此类齿轮,并成功应用于实践。操兵表示,制造装备智能化趋势不可阻挡,齿轮在新能源汽车与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人形机器人等方面的应用将愈发广泛,将致力于开发更加先进的齿轮设计与制造技术,为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与会领导对两位青年学者在其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就如何进一步拓展研究边界、促进学科交叉提出了意见建议。人事处展示了两位青年学者的数智画像。在场青年学者还就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及交通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对外部的了解,决定了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宫辉书记表示,团队协作、学科交叉是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全体青年学者必须具备团队协作和学科交叉思维,勇于挑战、敢于创新,不断探索学科的边界,探寻融合交汇点,满足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新场景和新要求,通过跨学科合作推动交通领域升级换代,服务未来交通的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