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时政要闻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七一网:理解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三重维度

日期:2022年07月14日 16:31 作者:张晓平 周烨 来源:七一网、马克思主义学院 点击率: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坚持”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所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党对“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的高度凝练与集中表达。只有从理论、历史和实践三者统一的整体性视角出发,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逻辑理路和现实价值,才能从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而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更好地继续坚持和充分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理论之维:准确把握坚持人民至上的本质内涵

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深刻阐释了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力量这一根本观点。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在把握人民与历史发展的内在关系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人民作为真正的历史创造者,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绝对主体。其次,实践的思维方式一直是贯穿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中心线索,与旧唯物主义的“被反映的消极对象”相区分,人民作为现实社会的实践主体在改造世界的生产劳动循环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精神财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最后,《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要构建所有人全面发展的自由联合体,人民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是最高价值取向。未来发展至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内部的对立关系消失,人类个体与整体的发展兼具高度统一的共同价值追求,彼此之间和谐统一。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终极目标,同时也是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所在。

坚持人民至上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辩证扬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为“坚持人民至上”的百年历史经验的顺利培育提供了优秀的历史文化基因。“民生”最初源自《左传·宣公》中“于民生之不易”,强调发展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提法也可溯及我国古代,《管子·霸言》中“夫霸王之始也,以人为本”便道出开创天下大业必须要把人民视作根本。《晋书·宣帝纪·制曰》也指出:“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此外,曾居主流思想的儒家道家文化也蕴含着丰富的重民思想,“民亦载舟,亦可覆舟”“民贵君轻”等观点主张在客观上推动了人民地位的提升,厚植了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人民底蕴。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民本思想虽具有一定意义的时代价值,但其深受历史局限性和社会阶级因素的制约,本质上只是将人民视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特殊工具。而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至上观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对其辩证扬弃,赋予新的时代意蕴,从根本上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突出人民在国家社会中的至上地位。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属性的本质体现。党在投身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始终秉持和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用行动有力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发展谁”这一治国理政中必须回答的问题,从本质上体现了使命型政党的深厚人民属性。首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自觉在具体实践中站稳人民立场,把人民当作一切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有力回答了“为了谁”的根本性问题。其次,坚持一切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的实践主体地位,引导人民在最大程度上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有力诠释了“依靠谁”的基础性问题。最后,坚持一切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民在共享改革成果中实现全面发展,有力阐释了“发展谁”的原则性问题。党章鲜明指出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表明全民共享发展成果是党维护人民利益的内在要求,也是坚持人民至上的重要时代体现。

历史之维:继承发展坚持人民至上的基本经验

一是立足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中国共产党历来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政策制定与工作开展的前提基础。早在民族危亡、人民利益遭受严重侵犯之际,无数仁人志士先后通过太平天国、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等具有一定革命性质的民族运动力图挽救国家存亡,但均以失败告终,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一个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组织出现。直至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摆脱剥削和压迫,完成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性任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成为面临的首要问题,党中央积极推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使人民的利益得到有效保证。改革开放时期,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符合人民的最根本利益。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这就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党的永恒追求和历史使命。

二是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民地位至上。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革命时期,党开始认识到人民的地位与作用,着手构建政党同人民之间的新型秩序即将人民放在政党组织活动中的至高地位。党在与人民联系最直接最深切的土地相关政策方面,制定实施了“减租减息”“耕者有其田”“没收地主土地”等政策措施,在变化发展中时刻坚持把人民当作革命建设的主体。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一直坚持组织发动人民,如期完成了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造,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改革开放新时期,党把主要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面,对阻碍提升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人民精神幸福感的一切不合理因素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强力推动了民生事业的发展,都旨在为人民谋生活、谋幸福、谋未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基于对我国主要矛盾变化的深刻把握,明确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从而使人民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

三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坚持人民权力至上。党在民族复兴的奋斗实践中清醒认识到,人民才是国家真正的主人,党的一切权力源于人民、属于人民。革命战争时期,党便重视巩固发展人民权力,在政权建设中严格推行“三三制”,合理保障人民的根本权益,从而增强党执政的有效性。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从制度层面上确立了人民权力至上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中得到深层次发展。“三个有利于”提出必须要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党的工作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明党就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是坚持以人为本,这些都表明了人民就是党的根基所在。新时代,人民权力至上的价值理念在党内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党内政治建设的时代主题,强调要抓好党建工作,进行权力监督,确保权力为人民所服务。

实践之维:优化完善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进路

一要站稳人民的根本价值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自觉把人民利益、人民福祉作为衡量党的工作开展是否取得成效的根本标准。一是坚持加强党内理想信念教育,筑牢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根基,确保一切实践工作的目标指向都是为了人民。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指引,推进对站稳人民立场的认知理解和学习贯彻,通过在心理上形塑相似的情感、规范和目标,在思想上形成具有共性特征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信仰,从而凝聚对人民立场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二是坚持培育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意识,强化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担当。要在全党范围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践导向,坚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同时,深入结合红色文化资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理论教育与实践熏陶的互动循环中深化坚守人民立场的使命担当,激活共产党人的人民基因,催化坚持人民至上的认识自觉与行为自觉。

二要把握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如何更好地坚持人民至上,从把握好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而言,实践思路切入包括两方面。一是深刻把握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主体,要立足于实现民族复兴的整体布局,瞄准新的历史奋斗目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至上理念,继承和强化党同人民密切联系的光荣传统,增强为人民执政、为人民造福的工作意识,依靠人民的力量解决最现实最棘手的社会问题,从而不断推进民族复兴的时代新征程。二是充分理解人民是共享发展成果的主体,即党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所取得的一切成果是为了保障民生普惠、增进人民福祉,最终落脚点在于促进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指向,推动实施更加公正、更多普惠的政策性法规,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得到真正落实。

三要健全人民的民主制度保障。丰富人民参与政治的民主形式,在国家治理中发展和完善保证人民权力的制度体系,坚持人民至上的治国理政实践。一是坚持构建全民参与、共建共治的国家社会治理新格局,充分提升人民的政治参与感和认同感。通过在全社会范围内积极宣传民主政治理念,以各种方式疏畅政治参与渠道,赋予人民对国家公共事务的参与权力与监督权力,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在此过程中,兼顾协调国家治理与人民利益的良性互动关系,以合理高效的治理模式切实保障人民在社会治理与利益分配层面具有更大的话语权。二是以坚持人民至上为根本指引,抓好落实制度顶层设计与社会基层治理之间的同频共振与协同互促。要推动人民意识嵌入国家治理制度体系,使国家意志与人民意志达到高度统一,进而转换为国家与社会的治理效能,在制度体系上最大限度地反映和实现人民的利益诉求。

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06981.aspx


分享:

编辑:黎昱睿

审核人: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