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时政要闻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重庆日报刊载李天安书记的署名文章:在培养大学生奋斗精神上下功夫

日期:2018年10月18日 15:41 作者:重庆日报 来源:政策法治办 宣传部 点击率:

在培养大学生奋斗精神上下功夫

校党委书记李天安

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共产党人的珍贵品质,也是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高校应坚持立德树人、实践创新、合理增负,引导大学生养成永不懈怠的奋斗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坚持立德树人,引导大学生立奋斗之志。立志以定其本,居正以持其志。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与广大青年师生座谈时寄语广大青年学子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大学生只有坚定“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的人生大志,厚植“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家国情怀,才能激励自己将“小我”的成长成才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紧密结合,激发为祖国富强、为民族振兴、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奋斗的内生动力和磅礴力量。

1951年,重庆交通大学首任校长穰明德在建校开学典礼上铿锵有力地宣誓:“我们铺路架桥,就要有‘甘当铺路石头’的实干奉献和开拓进取精神!”67年来,一批批交大学子奋斗在青藏雪域高原、南海岛礁扩建、港珠澳大桥、海外工程建设一线,争做富民、强国、强军的铺路石。

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也是引导大学生立奋斗志的重要途径。对于我校而言,就是要抓紧抓牢思想政治工作,把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在课程中融入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增开民族团结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选修课;在实践中把红色革命基地育人、校训校歌校史育人、校风教风学风育人、铺路石精神育人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形式和内容,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自觉传播者和忠实实践者。

坚持实践创新,引导大学生问奋斗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创新也需要奋斗,是思想上的艰苦奋斗。当代社会,科技变革日新月异,创新创造无处不在,高校必须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创新中升华,才能帮助大学生找到奋斗的正确“打开方式”,否则就可能南辕北辙、事倍功半。

近年来,天宫、蛟龙、北斗、天眼、悟空、墨子等国之重器、国之利器相继研发成功,令国人引以为傲。最近,我校易志坚教授科研团队成功将力学原理应用于沙漠土壤化生态修复,并在国内外沙化、荒漠化地区成功试验推广,引起国内外相关机构和媒体高度关注,令全体交大人无比振奋。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在教育。当前,高校的教育教学不同程度存在“重认知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创新”的问题,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并存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作为一所新工科建设高校,我们正在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行动”,实施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产学合作、产教融合、科教协同,引入企业家和一线工程师兼任教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和匹配度,引领大学生在实践中奋斗成才。同时,作为交通行业特色高校,我校正在着力打造“交通+大数据智能化、交通+生态环保、交通+人文艺术”等特色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突破一门学科、一本教材的学习局限,广泛涉猎交叉学科知识,勇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求真,在创新的奋斗中倾听和探寻学问之美,为国家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坚持合理增负,引导大学生行奋斗之实。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奋斗不能只停留在头脑中或是口头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应该扭转,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大学本科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

近年来,我校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了毕业“清考”,毕业绩点从1.5提高至1.8,增加了课程难度,有效提升了学业挑战度。建立了学业辅导、就业创业、心理咨询服务三大中心,引导大学生走出宿舍、走进教室、走向操场,有效提高了课堂抬头率、健康达标率和毕业生就业率。下一步,我校将进一步完善学生学籍管理、考试管理、日常管理、学业评价、评优评先、学位授予等制度,加大学生学业成绩、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等在学业评价中的导向作用,激励引导大学生践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求实精神和“甘当路石、进无止境”的进取精神,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心无旁骛,求知问学。

http://www.cqrb.cn/content/2018-10/18/content_170993.htm

分享:

编辑:徐洁

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