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知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正文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关于本学期第二次教研活动安排的通知

日期:2019年10月16日 10:16 作者:教务处 来源:教务处 点击率:

各教学单位:

根据学校统一工作安排,现将本学期第二次教研活动安排通知如下:

时间2019年10月18日(星期五)下午14:00

地点各教学单位自行安排

主题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

组织学习《重庆交通大学关于印发<本科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交大〔2019〕187号)、《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增强所有教师育人责任、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研讨每位老师、每门课程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内容与督导检查中,如何有效落实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要求,培育育人效果显著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

请各教学单位按照要求认真组织教研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并在《重庆交通大学教学研究活动记录本》上做好相关活动记录。教务处、校督导组将根据教研活动计划进行检查和参与教研活动。  

特此通知

教务处

2019年10月15日

 

重庆交通大学关于印发

《本科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

校属各单位:

经学校研究同意,现将《重庆交通大学本科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意见》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重庆交通大学

2019年7月5日

 

重庆交通大学本科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落实《重庆交通大学本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全面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全面思政教育理念,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每位教师都负有教书育人的职责使命,每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各类理论课、实践课都要围绕“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建构”的教学目标,深入挖掘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

(二)坚持立体思政教育理念,构建思政教育教学体系

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地位、示范效应和价值教育使命,突显素质通识课程价值引领功能,注重专业课程的价值渗透作用,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贯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机结合,构建“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

(三)坚持创新思政教育理念,提升思政教育工作实效

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尊重课程自身建设规律,充分挖掘每门课程的育德功能,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增强思政教育的时代感、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和期待。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进一步深化认识,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学校“两路”精神、“铺路石”精神、“明德行远、交通天下”校训精神和人生教育、廉政教育等平台的育人作用,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构建立体化、特色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增强所有教师的育人责任、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在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和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具体目标

形成一支教学水平高,富有敬业精神、创新能力、课程育人效果好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课程团队;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培育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教学成果。

三、工作内容

(一)健全管理运行机制

健全宣传、教务、学工、科研、财务、人事、团委等部门共同配合的教学管理体制,把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纳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加强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建立上下贯通、多元参与的运行机制。

课程思政建设的重心在院系。要加强学院党的领导,发挥学院党委(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履行政治责任。各学院(部)、系(教研室)要把课程思政的建设、改革和实施,作为实现内涵发展、提升办学水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必须要求与重要内容,在组织开展专业与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大纲修订、教师教育培训、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等工作中,明确课程思政的目标、要求和责任。

(二)加强教师教育培训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教书育人实施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四个自信”,切实担负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加强教师的培训培养,把课程思政要求纳入教师教学培训、教学竞赛和教研活动中,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化,转变教师轻价值引领的观念,增强教师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养成主动研究、持续改进课程思政的自觉意识。

发挥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的示范带头作用,鼓励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协作开展课程思政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注重发挥讲座论坛、前沿微课等平台的育人作用,邀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优秀校友、社会知名人士来校作讲座,引导学生思想价值观塑造。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落实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和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等文件要求,及时将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贯穿融入教学,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法治教育,坚持不懈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

以教材体系、人才体系、教学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学科支撑体系、综合评价体系、条件保障体系建设为关键,以推动综合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问题为导向,以教育教学实效性为评价标准,系统规划,整体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改革。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原则,加强课堂教学、网络运用和社会实践的有机融合,建设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培育名师名家示范课,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教学,依托地域文化,结合交通特色与理工优势,不断凝练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

(四)完善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关键在思政元素的高水准融入。没有好的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功能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尊重课程建设规律,切实强化课程建设管理,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合理设计“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相关内容,把爱国情怀、法制意识、文化自信、社会责任、工程伦理、工匠精神等经典案例和创新创业教育案例融入教学设计。

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思政”。没有好的“思政”教育功能,课程教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立足学科优势,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培育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的通识课和专业课。

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要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自然科学类课程要突出培育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增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意识,明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

工程技术类课程要突出培育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耐心专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

人文艺术类课程要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体育类课程要与德育相融合,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弘扬体育精神。

(五)建设第二课堂课程思政

利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创新教育途径,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培育文化精品活动。深入开展“一院一赛一活动”,激励青年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强化使命担当。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精心设计和组织实施好一批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吸引力强、渗透力强的实践活动,深化实践育人效果。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科技扶贫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思想境界,培育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建设发展需要相结合。

(六)推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结合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需要和各门课程特点,统筹建设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大力推进混合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项目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改革,把课程思政渗透于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价值观念的熏陶,让知识传授更有温度,让价值引领更有力度。确立课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出发,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要通过多样化教学模式,加强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七)深化课程考核评价改革

结合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程考核模式与考核内容的改革。改革过程性考核,将学生的政治思想、精神素养、道德情怀、工程意识等方面考核纳入课堂学习、课程作业、实践教学环节等教学过程考核中,强化学生的价值判断、思维能力、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改革课程结业考核,兼“术”和“道”的考核,合理设计考核题目。在考核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法律法规、案例分析等融合课程思政的题目,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社会责任、安全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八)健全课程思政督导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在学生。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的效果如何,最终必须以学生的获得感为检验标准。立足学校办学定位、专业办学特色,针对学生思想特点,建立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在课程评价标准中要体现课程思政要求,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观测点,督促任课教师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在领导干部听课中,将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作为重点,确保正确政治方向。加强课程思政督导,在督导听课、公开课、示范课、讲课比赛等活动中,将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纳入评教指标,对课程思政的内容、形式、效果加强引导和指导。在“学评教”体系中体现育人评价元素,完善“学评德”要求,使德育元素成为“学评教”重要内容。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强领导

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学院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统筹推进全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加强制度设计,把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规划和发展战略之中,重点研究制定课程思政的政策措施。定期开展调研和专项研讨,研究提出具体政策和措施,确保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二)考核激励

把课程思政建设逐步纳入教学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把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纳入学校“金课”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给予经费支持,确保实施成效。把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情况和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评先、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对课程思政改革成效突出的教师在“教学优秀奖”评选中给予优先。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

教高〔2019〕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八次全体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围绕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严格教育教学管理

1.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形成“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引领带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2.激励学生刻苦学习。高校要切实加强学风建设,教育引导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要提升学业挑战度,强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和教学考核等方面的质量要求,科学合理设置学分总量和课程数量,增加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提高自主学习时间比例,引导学生多读书、深思考、善提问、勤实践。合理增加学生阅读量和体育锻炼时间,以适当方式纳入考核成绩。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

3.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结构,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提高课程建设规划性、系统性,避免随意化、碎片化,坚决杜绝因人设课。实施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着力打造一大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金课”。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探索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严格课堂教学管理,严守教学纪律,确保课程教学质量。

4.推动高水平教材编写使用。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教材建设,落实高校在教材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健全教材管理体制机制,明确教材工作部门。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工作,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鼓励支持高水平专家学者编写既符合国家需要又体现个人学术专长的高水平教材,充分发挥教材育人功能。

5.改进实习运行机制。推动健全大学生实习法律制度,完善各类用人单位接收大学生实习的制度保障。充分考虑高校教学和实习单位工作实际,优化实习过程管理,强化实习导师职责,提升实习效果。加大对学生实习工作支持力度,鼓励高校为学生投保实习活动全过程责任保险,支持建设一批共享型实习基地。进一步强化实践育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成一批对区域和产业发展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高水平应用型高等学校。

6.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各个环节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强化创新创业协同育人,建好创新创业示范高校和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持续推进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提高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整体水平,办好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7.推动科研反哺教学。强化科研育人功能,推动高校及时把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科研活动的指导,加大科研实践平台建设力度,推动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更大范围开放共享,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统筹规范科技竞赛和竞赛证书管理,引导学生理性参加竞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效果。

8.加强学生管理和服务。加强高校党委对学生工作的领导,健全学生组织思政工作体系,坚持严格管理与精心爱护相结合。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和诚信管理,严格校规校纪刚性约束。配齐建强高校辅导员队伍,落实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要求,积极探索从时代楷模、改革先锋、道德模范、业务骨干等群体中选聘校外辅导员。积极推动高校建立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配齐配强学业导师、心理辅导教师、校医等,建设师生交流活动专门场所。

9.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综合应用笔试、口试、非标准答案考试等多种形式,科学确定课堂问答、学术论文、调研报告、作业测评、阶段性测试等过程考核比重。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不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科学合理制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要求,严格全过程管理,严肃处理各类学术不端行为。落实学士学位管理办法,健全学士学位管理制度,严格学士学位标准和授权管理,严把学位授予关。

二、深化教育教学制度改革

10.完善学分制。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和数量,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余地的教学制度。支持高校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建立健全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安排符合条件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和学业生涯规划。推进模块化课程建设与管理,丰富优质课程资源,为学生选择学分创造条件。支持高校建立与学分制改革和弹性学习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加强校际学分互认与转化实践,以学分积累作为学生毕业标准。完善学分标准体系,严格学分质量要求,建立学业预警、淘汰机制。学生在基本修业年限内修满毕业要求的学分,应准予毕业;未修满学分,可根据学校修业年限延长学习时间,通过缴费注册继续学习。支持高校按照一定比例对特别优秀的学士学位获得者予以表彰,并颁发相应的荣誉证书或奖励证书。

11.深化高校专业供给侧改革。以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自主性、灵活性与规范性、稳定性相统一的专业设置管理体系。完善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推动本科高校形成招生计划、人才培养和就业联动机制,建立健全高校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引领带动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做强主干专业,打造特色优势专业,升级改造传统专业,坚决淘汰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专业。深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实施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促进各专业领域创新发展。完善本科专业类国家标准,推动质量标准提档升级。

12.推进辅修专业制度改革。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逐步推行辅修专业制度,支持学有余力的全日制本科学生辅修其它本科专业。高校应研究制定本校辅修专业目录,辅修专业应与主修专业归属不同的专业类。原则上,辅修专业学生的遴选不晚于第二学年起始时间。辅修专业应参照同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确定辅修课程体系、学分标准和学士学位授予标准。要结合学校定位和辅修专业特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形成特色化人才培养方案。要建立健全与主辅修制度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与资源配置、管理制度联动机制。对没有取得主修学士学位的学生不得授予辅修学士学位。辅修学士学位在主修学士学位证书中予以注明,不单独发放学位证书。

13.开展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试点。支持符合条件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试点,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多样化发展机会。试点须报省级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后,通过高考招收学生。试点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所依托的学科专业应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且分属两个不同的学科门类。试点人才培养方案要进行充分论证,充分反映两个专业的课程要求、学分标准和学士学位授予标准,不得变相降低要求。高校要推进试点项目与现有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有机融合,实现学科交叉基础上的差异化、特色化人才培养。本科毕业并达到学士学位要求的,可授予双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只发放一本学位证书,所授两个学位应在证书中予以注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不得开展授予双学士学位工作。

14.稳妥推进跨校联合人才培养。支持高校实施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发挥不同特色高校优势,协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该项目须报合作高校所在地省级学位委员会审批。该项目相关高校均应具有该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通过高考招收学生。课程要求、学分标准和学士学位授予标准,不得低于联合培养单位各自的相关标准。实施高校要在充分论证基础上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管理和服务。联合学士学位证书由本科生招生入学时学籍所在的学士学位授予单位颁发,联合培养单位可在证书上予以注明,不再单独发放学位证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不得开展授予联合学士学位工作。

15.全面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完善专业认证制度,有序开展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本科专业三级认证工作。完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以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学院本科教学评价、专业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为主体的全链条多维度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持续推进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合格评估。要把评估、认证等结果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政策制定、资源配置、改进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决策参考。高校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把其作为推动大学不断前行、不断超越的内生动力,将质量意识、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管理等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先进理念,加快形成以学校为主体,教育部门为主导,行业部门、学术组织和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质量保障制度体系。

三、引导教师潜心育人

16.完善高校教师评聘制度。高校可根据需要设立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加大聘用具有其它高校学习和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力度。出台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推行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加强聘期考核,准聘与长聘相结合,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高校教师经所在单位批准,可开展多点教学并获得报酬。引导高校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开展兼职教师岗前培训,为符合条件的兼职教师、急需紧缺人才申报相应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研究出台实验技术系列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优化高校实验系列队伍结构。

17.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高校要以院系为单位,加强教研室、课程模块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供必需的场地、经费和人员保障,选聘高水平教授担任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支持高校组建校企、校地、校校联合的协同育人中心,打造校内外结合的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要把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放在与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位置,制定专门培养培训计划,为其职务晋升创造有利政策环境。

18.完善教师培训与激励体系。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探索实行学分管理,将培训学分作为教师考核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加强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重点面向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以提升教学能力为目的,开展岗前和在岗专业科目培训。推进高校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建立高校中青年教师国内外访学、挂职锻炼、社会实践制度。完善校企、校社共建教师企业实践流动岗(工作站)机制,共建一批教师企业实践岗位。鼓励高校为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设立荣誉证书制度。鼓励社会组织对教师出资奖励,开展尊师活动,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

19.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考核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在绩效分配、职务职称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明确各类教师承担本科生课程的教学课时要求。切实落实教授全员为本科生上课的要求,让教授到教学一线,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把教授为本科生的授课学时纳入学校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教师日常指导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各类竞赛展演以及开展“传帮带”等工作,计入教育教学工作量,纳入年度考核内容。

20.建立健全助教岗位制度。助教岗位承担课堂教辅、组织讨论、批改作业试卷、辅导答疑、协助实习实践等教学辅助任务,主要由没有教学经历的新入职教师、研究生、优秀高年级本科生等担任。高校应建立健全助教岗位制度,完善选拔、培训、评价、激励和反馈的全流程助教岗位管理制度。新入职教师承担的助教工作应纳入教师工作量考核,对于表现优秀的应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中予以优先考虑。加强对担任助教工作学生的岗前培训和规范管理,合理确定补贴标准,提供必要条件保障,确保教学工作质量。

四、加强组织保障

21.加强党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领导。地方党委教育工作部门、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要求,加强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领导。高校党委会、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要把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纳入重要议题研究部署,高校主要领导、各级领导干部、广大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深入党建和思政、教学和科研一线,切实把走进学生、关爱学生、帮助学生落到实处。高校的人员、经费、物质资源要聚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意识,形成全员、全方位支持教育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

22.完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区域实际,明确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总体目标、重点内容、创新举措、评价考核和保障机制,加强政策协调配套,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投入力度。要进一步落实高校建设主体责任和办学自主权,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加强内部统筹,着力解决建设难点和堵点问题。要加强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的督导检查,加大典型做法的总结宣传力度,推动形成狠抓落实、勇于创新、注重实效的工作局面。

教育部

2019年9月29日

分享:

编辑:黎昱睿

审核人:陆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