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交大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人文交大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1979,我与改革开放同行】韩道均:醉心技术,做桥梁一生的追梦人

日期:2019年12月11日 09:48 作者:大学生新闻社双福分社 文/吕一帆 图/鲁杰 来源:校联办 双福管委会 点击率:

韩道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设计大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重庆市年度经济人物获得者。1983年至1993年在西藏交通厅公路规划设计院工作,任第三测量队长;1993年至2000年在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工作,任副所长;2000年至2016年在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工作,任院长;2016年至现在在招商局公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任常务副总经理。曾获国家级优秀设计奖2项,省部级优秀科研及勘察设计奖12项。在西藏工作期间,主持青藏公路二期整治工程、川藏公路中坝水毁工程、拉孜雅鲁藏布江大桥、拉萨机场两桥一洞等项目的勘察设计工作;在重庆工作期间,主持完成了全国第一条山区六车道高速公路重庆渝黔高速公路勘察设计,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重庆千厮门嘉陵江大桥等项目的设计工作。

为国建设助力,一路与梦同行

1979年,高考后的韩道均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毫不犹豫地在学校专业上填上了:重庆交通学院,桥梁与隧道专业。谈及当时选择专业的理由,韩道均说道:“我从小就在长江边长大,住的地方和对面被长江隔着,小时候的梦想很单纯,就想长大了在长江上架一座桥,方便附近居民的出行。但在不断学习和工作中,我才发现,桥梁专业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后来,我参与建设了重庆菜园坝大桥、东水门大桥、千厮门大桥等大桥,也算实现了儿时跨越长江的梦想。”回忆起读书的日子,韩道均说道,当时的大学生活简单而充实,除了每天的学习外,最爱下围棋、象棋、闲暇的时候喜欢在雨中漫步和看电影。

毕业后韩道均自愿去了西藏,建设边疆,一去十年。“因为西藏需要人嘛,那个时候年轻,热血沸腾,国家又处在交通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于是义无反顾地奔赴西藏,为国家建设奉献力量。”韩道均动情地讲道,十年西藏时光里,他收获最大的就是西藏人民豪爽、耿直的兄弟情。此外,由于当时西藏地区环境艰辛,技术人才缺乏,当时的大学生在西藏是推动西藏建设发展的重要资源。韩道均说,遇到困难,要勇于挑战、不断尝试,在众多束缚中寻找问题的最优解。“我这一生设计过许多道路、桥梁,但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青藏公路改建和西藏拉孜雅鲁藏布江大桥勘察设计。”

醉心技术终身学习,四十年来攻坚克难

在西藏工作十年后,韩道均内调回重庆,从基层,到院长,踏踏实实地在工作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谈及一路走来的心境,韩道均表示,一路以来心态乐观积极向上,无论做到哪一步,他还是喜欢技术,认为技术是重中之重。在最初参加工作的时候,那个时代还没有计算机,没有设计软件,后来计算机逐渐普及,使用CAD等设计软件成为工程设计行业的主流。韩道均这一辈的工程师,从用计算器,米厘纸做设计,到熟练运用各种计算机软件,韩道均始终迎合时代发展,终身学习。对国家现在推出的“交通强国”战略以及我国未来交通发展,韩道均信心十足:“近二十几年里,我国在高速公路、长大桥梁、特大型隧道等方面的建设并不比国外差。在这种环境下提出“交通强国”战略非常合乎时宜,我们也有这个底气贯彻落实好这个战略。”

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韩道均坦言,从工作到现在的几十年间里并没有遇到过很大的坎。韩道均是比较自信的人,相信只要在工作中肯努力、肯动脑筋,就一定可以得到应有的回报。到目前为止,令韩道均最为骄傲的是在西藏期间设计的一些路桥。韩道均表示,虽然这些路和桥比起现在的可能要稍逊一筹,但在当时这些路和桥有力的推动了高原西藏的发展和进步。在重庆建设的菜园大桥、东水门大桥、千厮门大桥科学技术含量和创新程度很高,桥型新颖,成为重庆新的地标,对这些桥他很有感情。在这些桥梁设计中,韩道均既是院长,又是设计负责人。他说“这些桥梁都在繁华区,协调工作难度比较大。”

  毕业四十年,韩道均和当年的同学依然联系热络。对于现在的年轻人,韩道均热情称赞道:“现在工作和他们接触比较多,现在年轻人大多比较聪明,比我们那时候能干多了。”韩道均谦虚地表示,那时候他们的学习比较原始,现在大家工作学习的效率都很高,懂得运用各种工具辅助自己学习。韩道均对大学生寄语道,做一件事要沉下心来不要好高骛远。少说话多干事。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分享:

编辑:徐洁

审核人:陆志荣